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刺柄南星

(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植物)

鎖定
山苞谷,別名:綠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蓮、蛇芋頭,是澤瀉目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植物,以塊莖入藥。塊莖扁球形,直徑約3釐米。鱗葉寬線狀披針形,內面的長15-20釐米,帶紫紅色。我國特有,產於四川東部、湖南東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陝西秦嶺南北、甘肅南部,海拔1300-2900米,生長於山坡林下或灌叢中。
中文名
山苞谷
別    名
綠南星
天南星
白南星
南星七
螃蟹七 展開
別名
綠南星
天南星
白南星
南星七
螃蟹七
三甫蓮
蛇芋頭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澤瀉目
天南星科
天南星屬
山苞谷
分佈區域
我國特有,產四川東部、湖南東北部等。

刺柄南星形態特徵

刺柄南星線稿圖
刺柄南星線稿圖(1張)
塊莖扁球形,直徑約3釐米。鱗葉寬線狀披針形,內面的長15-20釐米,帶紫紅色。葉1,葉柄長30-50釐米,密被乳突狀白色彎刺,基部5釐米鞘筒狀,鞘上緣斜截形,直徑2釐米;葉片3全裂,裂片無柄,中裂片寬倒卵形,先端微凹,具細尖頭,基部楔形,長16-23釐米,寬18-27釐米;側裂片菱狀橢圓形,長17-28釐米,寬15-22釐米,中肋背面具白色彎刺。幼株葉片邊緣深波狀而葉柄和葉裂片中肋背面無刺或有極稀疏的彎刺。 [3] 
花序柄長25-60釐米,具疣,粗糙。佛焰苞暗紫黑色,具綠色縱紋,管部圓柱形,長5-6釐米,喉部無耳,亦不外卷;檐部倒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漸尖,近直立,長8-12釐米。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圓柱形,長約3釐米,雄花具短柄,花葯2-3,黃色,藥室扁圓球形,匯合,頂部馬蹄形開裂;雌花序圓錐狀,長2-3釐米。
子房圓柱狀,柱頭盤狀,近無柄;各附屬器圓柱形,長6.5-9釐米,基部驟然增粗2.5-4毫米,基底截形,具長3-5毫米的柄,向上漸狹,伸出喉外,近直立。花期5-6月。 [1] 

刺柄南星生長環境

海拔1300-2900米,生於幹山坡林下或灌叢中。

刺柄南星分佈範圍

我國特有,產四川東部、湖南東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陝西秦嶺南北、甘肅南部,模式標本採自湖北巴東。 [1] 

刺柄南星主要價值

塊莖入藥,內服治勞傷,祛痰、止咳、鎮痛,外敷疥瘡、癰疽。 [2] 

刺柄南星相似物種

外形與象南星A. elephas比較接近,本種的特點是老株葉柄及葉裂片中肋的背面具扁的白色彎刺,附屬器較短小,圓柱形,長6.5-9釐米,近直立,在地理分佈上是象南星在秦嶺、巴山地區的替代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