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刺杉

鎖定
刺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杉科杉木屬的一種常綠喬木。 又名沙木。杉木屬有2種2栽培變種,主產中國。越南也有分佈。 中國栽培和利用杉木的歷史悠久。 樹高可達30~40米, 胸徑可達2~3米。從幼苗到大樹單軸分枝,主幹通直圓滿。側枝輪生,向外橫展,幼樹冠尖塔形,大樹樹冠圓錐形。
中文名
刺杉
拉丁學名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松杉綱
松杉目
杉科
杉木屬
刺杉
分佈區域
長江中下游至華南

刺杉形態特徵

刺杉
刺杉(4張)
屬杉科、杉木屬,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樹幹直長,枝為輪狀着生而乎展,根株常生有多數萌櫱。葉在側枝上排成兩列,條狀披針形,堅硬,長3~6釐米,邊緣有細齒,上面中脈兩側的氣孔線較下面的為少。雌雄同株,雄球花簇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簇生枝頂。卵圓形,苞鱗與珠鱗結合而生,苞鱗大,珠鱗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球果近球形或卵圓形,長2.5~5釐米,種子扁平,長6~8毫米,褐色,種子兩側有窄翅。 [2] 

刺杉生長環境

陽性樹,喜温暖濕潤氣候,不耐用寒,絕對最低氣温以不低於-9℃為宜,但亦可抗-15℃之短期低温。喜肥。

刺杉分佈範圍

杉木分佈遍及中國整個亞熱帶,栽培區域達16個省(自治區)。東自浙江、福建及台灣山區,西至雲南、四川盆地西緣及安寧河流域,南自廣東中部和廣西中南部,北至秦嶺南麓、桐柏山、大別山,約相當於東經102°~122°、北緯22°~34°之間的廣大地區都有分佈。杉木垂直分佈的幅度隨緯度和地形而變化。中心產區主要分佈於海拔800~1000米以下丘陵山地;南部和西部山區(或高原)的分佈較高,在峨眉山達海拔1800米,雲南東部會澤達海拔2900米;東部及北部的分佈較低,一般在海拔600~800米以下,個別地區則可達到1000米左右。
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陽、十堰)
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恩施、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温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 、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佛山、順德 、東莞 、惠州、汕頭、台北、柳州、桂平、箇舊)

刺杉繁殖方法

多用播種繁殖,也可以用扦插繁殖。
播種繁殖:種子一般從15年以上優良母樹上採集。十一月中,下旬種子成熟時,將球果採回後攤曬,並經常翻動,一般二星期內可全部脱粒,除去雜質和癟粒後,用布袋貯藏於乾燥通風處。每百斤球果出種子約1.5~2公斤,每公斤純種子約12萬粒,每畝播種量6~7公斤。一般在春季二、三月份播種,不宜過遲。適當早播可以提早發芽,提早紮根,以增強苗木抵抗能力。用條播或撒播均可,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覆土後用草覆蓋苗牀,保持牀面潮潤,促使種子發芽。在正常情況下15~20天種子開始發芽,這時可以揭除少量覆草;到大部分種子發芽,嫩莖尚呈紅色時,應將覆草全部揭除。
扦插繁殖:一般利用杉木移栽或砍伐後樹樁上萌發出來的1年生粗壯的萌條作為插條,成活率高。 [2] 

刺杉簡介

杉木為杉木屬常綠喬木,又名刺杉、沙木。杉木在我國分佈的範圍較廣,品種也較多,北起秦嶺南坡,南至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地均有分佈。杉木最高可達40米,胸徑可達2-3米,樹幹通直圓滿,樹葉呈披針形;邊材一般為淡紅黃色,芯材則為紫褐色,而且會隨着時間推移而加深。杉木木質較輕軟,能耐腐蝕及蟲蝕,變形較小,自古以來就是建築、造船及各類傢俱的常用材料,尤其在民間,用途極廣。 [1] 

刺杉主要成分

木材、枝、葉均含揮發油,油的主要成分為雪松醇。葉含雙黃酮類化合物:榧雙黃酮、扁柏雙黃酮、蘇鐵雙黃酮。 [3] 

刺杉主要作用

造林樹種。杉木主幹端直,適於列植道旁,在山谷、溪邊、村緣羣植,宜在建築物附近成叢點綴或山岩、亭台之後片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