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刺尾雨燕

鎖定
體大(20釐米)的偏黑色雨燕。頦及喉白色,尾下覆羽白色,三級飛羽具小塊白色;背褐,上具銀白色馬鞍形斑塊。與其他針尾雨燕區別在於喉白。
中文學名
刺尾雨燕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刺尾雨燕分類

刺尾雨燕就是針尾雨燕,我國共有2種:
刺尾雨燕 刺尾雨燕
白喉針尾雨燕】和【灰喉針尾雨燕】。

刺尾雨燕白喉針尾雨燕

雨燕目 >雨燕科 >針尾雨燕屬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黑色。
叫聲:相互追逐時發出高音調的顫音。
分佈範圍:繁殖於亞洲北部、中國、喜馬拉雅山脈;冬季南遷至澳大利亞及新西蘭。
分佈狀況:亞種nudipes繁殖於青海南部、西藏東南部及東部、四川以及雲南的北部和西部;指名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有記錄遷徙時見於華東、華南及海南島;formosana為台灣留鳥。
習性:似其他針尾雨燕。快速飛越森林及山脊。有時低飛於水上取食。

刺尾雨燕灰喉針尾雨燕

雨燕目 >雨燕科 >針尾雨燕屬
體型略大(18釐米)的近黑色雨燕。背上的馬鞍形斑、腰及略顯短鈍的針尾淺褐色。頦及喉偏灰,尾下覆羽白色。與白喉針尾雨燕區別在喉部偏灰色且三級飛羽無白色塊斑。眼線無白色。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暗紫。
叫聲:如流水清潺般的trp-trp-trp-trp-trp聲。
分佈範圍:印度的北部和西部、東南亞、蘇門答臘及爪哇西部。
分佈狀況:指名亞種繁殖於海南及中國南沙羣島,亦於喜馬拉雅山脈和西藏東南部。
習性:似白喉針尾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