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制導炸彈

鎖定
制導航空炸彈──制導航空炸彈通常稱為制導炸彈,又稱可控炸彈,它是投放後能對其彈道進行控制並導向目標的航空炸彈。制導炸彈是在普通航彈的基礎上增加制導裝置而成的,增大了起穩定性的尾翼翼面,一般沒有推進系統或僅裝有小動力推進系統。雖然它的射程較近,機動能力有限,但結構簡單造價低。最早的制導炸彈可以説是空對地導彈的起源。
中文名
制導炸彈
外文名
guided bomb
全    稱
航空制導炸彈
類    別
近距空中支援武器
通常是常規炸彈上加裝導引頭和空氣動力操縱面構成,只有個別的加裝滑翔或侵徹推進裝置。在精確制導武器中,航空制導炸彈佔有重要地位。主要用於炸燬倉庫、橋樑、堤壩、隧道等小型重要目標。航空制導炸彈在戰術技術性能上具有空地導彈的特性。與普通航空炸彈相比,命中精度高;與導彈相比,機動能力有限,但具有結構簡單、威力大、造價低等優點。航空制導炸彈可滑翔數千米至數十千米,載機可在遠距目標的上空投擲,以提高載機的生存能力。航空制導炸彈按制導方式,分為激光、電視、紅外等類型。一般由導引頭、裝藥彈體、彈翼、舵機艙、引信等組成。導引頭一般由敏感元件、電子線路、跟蹤系統和殼體組成,功用是截獲目標、識別定位、接收指令或測算誤差信號。裝藥彈體和引信與普通炸彈相同。彈翼常用整體實芯結構、樑架結構和蜂窩結構,提供氣動穩定力。舵機艙一般由放大轉換系統、舵機、殼體和控制舵或副翼等調節機構組成,提供控制能力。炸彈由載機投下後,在重力和舵面空氣動力作用下,依靠操縱面控制,使其滑翔到目標點,實施轟炸。航空制導炸彈最初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只能進行方位控制,且多采用從載機上發出控制指令進行遙控,距離越遠精度越差;彈翼尺寸受內掛彈艙容積限制,產生的控制力有限,對下落自由彈道只能作有限修正,制導精度很低。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隨着電子和制導技術的發展,載機性能的提高,一些國家相繼研製出激光、電視、紅外、雷達、波束等航空制導炸彈,如美國1967年裝備的“白星眼”電視制導炸彈和在標準爆破炸彈的基礎上研製成電視、紅外和激光制導的GBU系列,並用於實戰。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初,美國對“白星眼”和GBU系列進行了改進,在海灣戰爭中取得了明顯的作戰效果。航空制導炸彈將進一步提高抗干擾能力和命中精度,向着“投下不管”“不進入目標投放”“防區外投放”和組合式結構等方向發展。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