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切納裏

鎖定
切納裏,美國經濟學家。
中文名
切納裏
出生地
弗吉尼亞里士滿
1918年出生於弗吉尼亞的里士滿。1939年從亞利桑那大學獲數學領域的理學士學位,1941年從俄克拉何馬大學獲工程學方面的另一個理學士學位,1947年從弗吉尼亞大學獲經濟學的文科碩士學位,1950年從哈佛大學獲經濟學領域的哲學博士學位。1960年至1965年是在華盛頓的美國國際發展署的助理行政官員,1965年至1970年任哈佛大學國際事物中心的經濟學教授,1970年至1972年任世界銀行麥克納馬拉總裁的經濟顧問。1972年,他成為世界銀行負責發展政策的副總裁,切納裏是經濟計量學會委員會的成員,並曾榮獲荷蘭經濟學院的名譽博士學位。他一直是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中席捲發展經濟學的定量運動中的一名關鍵人物。在一篇經典性的論文《工業增長的模式》(《美國經濟評論》,1960年9月)中,他運用國際比較分析證明:經濟增長是以不同產業和經濟活動部門中生產結構的系統變化為特徵的。類似的方法也構成他與P·克拉克合著的投入—產出分析的重要教科書《工業經濟學》(威利圖書公司,1959年)及與R·塞爾奎恩合著的《發展的模式》(牛津大學出版社,1975年)的基礎。《工業增長的模式》證明:自我維持的經濟增長主要是工業化的作用,而工業化通常與一個國家總出口中農產品比例的下降聯繫在一起。切納裏的另一篇有影響的論文是與K·J·阿羅及其他人合寫的《資本—勞動替代與經濟效益》(《經濟學與統計學評論》,1961年8月),該文開創了CES(不變替代彈性)生產函數,並從而導致了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專制”的結束。以後,切納裏在不同類型的第三世界國家的計劃模型的構造中,如在《發展計劃的研究》(哈佛大學出版社,1971年)和《結構變革與發展政策》(牛津大學出版社,1979年)中,繼續運用系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概念。他與許多其他作者合著的《增長情況下的再分析:政策分析》(牛津大學出版社,1974年),反映了對發展戰略的分配方面、特別是效率目標與平等目標之間的可能衝突的長期關注;該書的論點是:效率與平等之間的衝突在第三世界中可以通過適當的發展戰略來加以避免。 [1] 
參考資料
  • 1.    羅肇鴻、王懷寧主編.《資本主義大辭典》: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