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凹瓣耳葉苔

鎖定
凹瓣耳葉苔與細鱗苔科植物的親緣關係較接近,通過耳葉苔科的毛耳苔屬相聯繫,易引起皮膚過敏
中文名
凹瓣耳葉苔
植物界
耳葉苔科
耳葉苔屬
拉丁學名
Frullania concava horik. [1] 
分    佈
熱帶和亞熱帶

凹瓣耳葉苔形態特徵

葉苔目耳葉苔科的1屬。植物體多革質或柔薄,紫黑色或暗綠色,有時略具光澤。莖不規則分枝,或不規則疏羽狀分枝,長可達10釐米以上。葉3列,側葉覆瓦狀蔽前式排列,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葉尖圓鈍或少數種類具鋭尖而向腹面捲曲;腹瓣呈盔狀或囊狀,多與莖平行生長。腹葉多圓形,上部淺裂,或全緣。葉細胞圓卵形,薄壁,或具三角體及胞壁中部球狀加厚,少數種類分化有橙黃色油胞。雌雄同株或異株。染色體數 n=8或9。

凹瓣耳葉苔生長環境

多在潮濕林內附生於樹幹或巖面,甚至懸掛枝梢或附生葉面。

凹瓣耳葉苔分佈範圍

本屬分11亞屬約700種,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9亞屬已發現70餘種,主要見於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

凹瓣耳葉苔相關物種

本屬與細鱗苔科植物的親緣關係較接近,通過耳葉苔科的毛耳苔屬相聯繫。
本屬植物含有倍半萜烯類化學成分,易引起皮膚過敏

凹瓣耳葉苔化石

最早的耳葉苔屬植物的化石,發現於蘇聯波羅的海的第三紀琥珀結晶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