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凱瑟琳·温特

鎖定
凱瑟琳·温特(Kathleen Winter),加拿大籍短篇小説家和長篇小説家,加拿大小説家邁克爾·温特(Michael Winter,1965)的姐姐。1960年2月25日生於英格蘭北部蓋茨黑德附近的工業地區比爾奎伊,成長於加拿大最東部的紐芬蘭-拉布拉多省。現在,與其是魁北克人的丈夫定居在蒙特利爾市。
凱瑟琳的文字生涯肇始於為美國人瓊·崗茲·庫尼(Joan Ganz Cooney)和莫里塞特(Lloyd Morrisett)創辦的電視節目《芝麻街》撰寫電視腳本。這個節目於1966年創始,是把提線木偶、動畫、短片、幽默和文化教育熔於一爐的兒童教育節目。後來,在該省省會聖約翰斯《電訊報》做專欄作家。其後,轉而從事文學創作。 [1] 
中文名
凱瑟琳·温特
外文名
Kathleen Winter
國    籍
加拿大
出生地
英格蘭北部蓋茨黑德附近的工業地區比爾奎伊
出生日期
1960年2月25日
職    業
作家
代表作品
《安娜貝爾》
主要成就
2007年短篇小説集《男兒》獲該年度温特賽特獎

目錄

凱瑟琳·温特創作生涯

温特的第一部處女作是短篇小説集《男兒》(boYs),於2007年問世。同年,獲得紐芬蘭-拉布拉多省藝術委員會設立的温特賽特獎和麥特卡夫-魯克獎。三年後發表的長篇小説《安娜貝爾》(Annabel,2010),則同時入圍加拿大吉勒獎(Scotiabank Giller Prize)、羅傑斯作家聯合會小説獎(Rogers Writers' Trust Fiction Prize)和2010加拿大總督獎(Governor General's Awards)短名單。這在加拿大也是同時入圍三個獎項的惟一一部小説。2011年,又入圍第十六屆奧蘭治小説獎六人短名單。
《安娜貝爾》的主人公是個兩性體(Hermaphrodite)。1968年,在加拿大天寒地凍的拉布拉多半島上的一個小村鎮,一個新的生命降生在初為人父母的特雷德韋(Treadway)和賈妮卡·布萊克(Jacinta Blake)夫婦家裏,從而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的鄰居和好友湯莫辛娜(Thomasina)正是這個孩子的接生婆。孩子具有兩性器官,但只有一個睾丸和一個卵巢。三個人怎麼樣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呢?他們決定保守孩子性別秘密,然而怎麼樣對外宣佈新生兒的性別,卻在三人中間有着截然相反的意見。丈夫決定他們應該把孩子當作兒子養育,起名叫韋恩(Wayne),而妻子和湯莫辛娜卻在暗中當作女兒撫育,湯莫辛娜獨自一個人的時候,還根據自己死去女兒的名字私下裏把孩子的名字叫做安娜貝爾。
後來,韋恩開始出現女性的青春期特徵,雖然經過男性荷爾蒙治療,但是,他內心認同行筆定位的還是女性的安娜貝爾。
作者説:韋恩是“透明的”,而且看起來是個蒼白的、與世格格不入的人物: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甚至兩性都不是的一個闖到人間來的人。然而,位於温特對之充滿信心的這部嚴肅小説核心的不是性別,而是孤獨,它彷彿拉布拉多半島的太陽,永遠不會讓你感到温暖。這就是作者筆下乃至心目中的人生的真相和表徵。

凱瑟琳·温特作品

《馬里奧在哪裏?》(Where is Mario? 1987)——非小説類
《男兒》(boYs,2007)——短篇小説集
《安娜貝爾》(Annabel,2010)——長篇小説

凱瑟琳·温特獲獎

2007年短篇小説集《男兒》獲該年度温特賽特獎(Winterset Award);
同年該短篇小説集獲2007年麥特卡夫-魯克獎(Metcalf-Rooke Award)。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