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凱倫·烏倫貝克

鎖定
凱倫·烏倫貝克(Karen K. Uhlenbeck),1942年8月24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阿貝爾獎得主,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數學學會會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Sid W. Richardson基金會數學榮譽教授。 [1-2]  [4] 
凱倫·烏倫貝克於1964年獲得密歇根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66年獲得布蘭迪斯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68年獲得布蘭迪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68年至1969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講師;1969年至1971年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講師;1971年至1976年曆任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助理教授和副教授;1976年擔任西北大學訪問副教授;1977年至1983年曆任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副教授和教授;1979年至1980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學者;1983年至1988年擔任芝加哥大學教授;1985年擔任馬克斯·普朗克數學研究所訪問教授,同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86年擔任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訪問教授,同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7年擔任法國佈雷蘇爾耶維特高等科學研究所訪問學者;1987年至1988年擔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訪問教授;1992年擔任英格蘭華威大學數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1995年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成員;1997年至1998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傑出訪問教授;2012年當選為美國數學學會會士;202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1-2] 
凱倫·烏倫貝克主要致力於幾何分析和數學物理學的研究。 [2] 
中文名
凱倫·烏倫貝克
外文名
Karen Uhlenbeck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出生日期
1942年8月24日
畢業院校
布蘭迪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5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8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凱倫·烏倫貝克人物經歷

1942年8月24日,凱倫·烏倫貝克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1] 
1964年,獲得密歇根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66年,獲得布蘭迪斯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1] 
1968年,獲得布蘭迪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導師為理查德·帕萊斯。
1968年—1969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講師。
1969年—1971年,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講師。
1971年—1976年,歷任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助理教授和副教授。 [1] 
1976年,擔任西北大學訪問副教授。
1977年—1983年,歷任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副教授和教授。
1979年,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傑出訪問教授。 [1] 
1979年—1980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學者。
1983年,擔任哈佛大學訪問教授。
1983年—1988年,擔任芝加哥大學教授。 [1] 
1985年,擔任馬克斯·普朗克數學研究所訪問教授,同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86年,擔任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訪問教授,同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 
1987年,擔任法國佈雷蘇爾耶維特高等科學研究所訪問學者。
1987年—1988年,擔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訪問教授。 [1] 
1988年,成為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Sid W. Richardson基金會數學榮譽教授。
1992年,擔任英格蘭華威大學數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 
1995年,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成員。
1997年—1998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傑出訪問教授。 [2] 
2012年,當選為美國數學學會會士。
2019年,被挪威科學與文學院授予阿貝爾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女性。
202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2] 

凱倫·烏倫貝克主要成就

凱倫·烏倫貝克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凱倫·烏倫貝克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規範理論、拓撲量子場理論和可積系統等領域。凱倫·烏倫貝克在對四維時空中瞬子行為的描述和分析方面做出重要工作。物理學家預測瞬子的存在之後,凱倫·烏倫貝克通過她的分析研究為現代物理中諸多理論奠定了基礎,這些理論涵蓋了從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到尋找量子引力理論的廣泛領域。凱倫·烏倫貝克在規範理論上的研究論文,深入分析了四維空間中的楊-米爾斯方程,為現代物理學中諸多觀點提供了堅實的分析基礎。此外,她的研究成果還啓發了數學家Cliff Taubes和Simon Donaldson,為Simon Donaldson獲得1986年菲爾茲獎做了重要鋪墊。凱倫·烏倫貝克還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正則性理論研究上有所貢獻,這些研究與尋找某種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問題息息相關,例如尋找兩點間的最短距離。 [5] 
  • 學術論文
刊發時間
論文標題
期刊名稱
1970年
Morse theory on Banach manifold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國數學學會公報)
1970年
Integrals with nondegenerate critical point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國數學學會公報)
1970年
Harmonic maps; a direct method in the calculus of variation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國數學學會公報)
1972年
Morse theory on Banach manifolds
《Journal of Functional Analysis》(函數分析雜誌)
1972年
Bounded sets and Finsler structures of manifolds of maps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微分幾何雜誌)
1972年
Eigenfunctions of Laplace operator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國數學學會公報)
1973年
The Morse index theorem in Hilbert space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微分幾何雜誌)
1973年
A new proof of a regularity theorem for elliptic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國數學學會會議記錄)
1975年
Morse theory for geodesics on a Lorentz manifold
《Topology》(拓撲學)
1976年
Generic properties of Eigenfun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美國數學雜誌)
1977年
Regularity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Acta Mathematica》(數學學報)
1977年
The existence of minimal immersions of two-sphere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國數學學會公報)
1979年
Removeable singularities in Yang-Mills fields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數學物理通訊)
1981年
The existence of minimal immersions of 2-spheres
《Annals of Mathematics》(數學年刊)
1981年
Morse theory by perturbation methods with applications to harmonic maps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國數學學會彙刊)
1982年
Removeable singularities in Yang-Mills fields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數學物理通訊)
1982年
Connections with bounds on curvature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數學物理通訊)
1982年
Equivariant harmonic maps into spheres
《Lecture Notes in Mathematics》(數學講義)
參考資料: [1] 

凱倫·烏倫貝克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畢業時間
學生姓名
畢業學校
1978年
Bonita Driscoll
西北大學
1979年
Robert Lockhart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1982年
Steven Sedlacek
西北大學
1985年
Louis Crane
芝加哥大學
1987年
Caio Negreiros
芝加哥大學
1988年
Steven Bradlow
芝加哥大學
1989年
Georgios Daskalopoulos
芝加哥大學
1990年
Antonella Marini
芝加哥大學
1991年
Johan Råde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1992年
Jonathan Poritz
芝加哥大學
1993年
James McDonald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1997年
Brendan Guilfoyle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0年
Mark Haskins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0年
Fergus O'Dea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2年
Alexander Goncalves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2年
Andre Mandolesi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7年
Michael Gagliardo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8年
Magdalena Czubak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8年
Andrea Young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參考資料: [3] 

凱倫·烏倫貝克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64年
貝塔·斐波那契學會榮譽成員
貝塔·斐波那契榮譽學會
1964年—1965年
伍德羅·威爾遜獎學金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1964年—1968年
國家科學基金研究生獎學金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1974年—1976年
斯隆研究獎學金
阿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
1979年—1980年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學者獎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1983年—1988年
麥克阿瑟獎學金
麥克阿瑟基金會
1984年
年度校友獎
密歇根大學
1985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
1986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
1988年
校友成就獎
布蘭迪斯大學
1988年
名譽科學博士學位
諾克斯學院
1995年
科學與技術聯邦獎
2000年
國家科學獎章
美國總統辦公室
2000年
名譽科學博士學位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2001年
國家科學獎章
美國總統辦公室
2001年
名譽科學博士學位
俄亥俄大學
2004年
名譽科學博士學位
密歇根大學
2007年
斯蒂爾獎
美國數學學會
2019年
阿貝爾獎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
2023年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英國皇家學會
參考資料: [1-2] 

凱倫·烏倫貝克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任職單位
擔任職務
1976年—1977年
美國數學學會
委員會委員
1976年—1979年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數學與計算機科學諮詢委員會
數學小組委員
1977年—1979年
美國數學學會
選定西部分區演講者委員會委員
1977年—1980年
美國數學學會
獎學金委員會委員
1978年—1980年
美國女性數學家協會
選定諾特講師委員會主席
1979年—1980年
美國數學學會
獎學金委員會主席
1980年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其他替代支持方式諮詢委員會委員
1983年—1985年
美國數學學會
程序委員會委員
1983年—1986年
明尼阿波利斯數學與應用研究所
理事會理事
1985年—1986年
明尼阿波利斯數學與應用研究所
理事會主席
1986年—1991年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美國數學學會期刊)
編輯委員會委員
1987年—1990年
美國數學學會
副會長
1988年—1990年
美國數學學會
Gibbs講座委員會委員
1988年—1991年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微分幾何期刊)
副編輯
1989年—1994年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數學物理期刊)
編輯委員會委員
1990年—1991年
美國數學學會
Satter獎委員會委員
1990年—1991年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
數學研究生和博士後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
1991年—1994年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
女性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委員
1991年—1997年
《Calculus of Variations an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微積分變化與偏微分方程期刊)
編輯委員會委員
1991年—1997年
《Houston Journal of Mathematics》(休斯頓數學期刊)
編輯委員會委員
1991年—192005年
《Journal of Knot Theory》(結論理論期刊)
副編輯
1992年—1999年
《Communications in Analysis and Geometry》(分析與幾何通訊)
副編輯
1993年—1994年
美國能源部應用數學科學研究項目評審小組數學物理小組
組長
1993年—1999年
阿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數學研究獎學金項目委員會
委員會委員
1994年—1995年
美國數學學會
講座委員會委員
1995年—1998年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沃特曼獎委員會委員
2000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
分類成員委員會委員
2002年—192006年
德克薩斯大學
Harrington獎學金委員會委員
參考資料: [1] 

凱倫·烏倫貝克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凱倫·烏倫貝克的父親阿諾德·凱斯庫拉(Arnold Keskulla)是一名工程師,而她的母親卡羅琳·温德勒·凱斯庫拉(Carolyn Windeler Keskulla)是一名藝術家。她在鄉下長大,是四個孩子中的長女。 [2] 
  • 興趣愛好
在凱倫·烏倫貝克的童年中,並沒有像許多數學家那樣從小就知道自己的一生將與數學緊密相連。作為一個孩子,她對書籍很感興趣,這引導她對科學產生了興趣。 [2] 
凱倫·烏倫貝克大約12歲時開始把弗雷德·霍伊爾(Fred Hoyle)關於天體物理學的書籍帶回家。她發現這些書籍非常有趣。她還記得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的一本小冊子《一、二、三......無窮大》("One, Two, Three, Infinity"),並記得理解了其中一個非常複雜的論點,即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無窮大時的興奮感。 [2] 

凱倫·烏倫貝克人物評價

她(凱倫·烏倫貝克)對現代幾何分析做出開創性和深遠貢獻,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her ground-breaking and profound contributions to modern geometric analysis,for establishing a career as one of the greatest mathematicians of our time)。(美國女性數學家協會評) [2] 
凱倫·烏倫貝克是一位享有國際最高聲譽的傑出數學家(Karen Uhlenbeck is a distinguished mathematician of the highest international stature)。(倫敦數學學會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