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冰壺

(漢語詞語)

鎖定
冰壺,漢語詞彙。拼音:bīng hú 釋義:1、盛冰的玉壺。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潔。2、借指月亮或月光。
對冰壺的描述始於唐朝,唯一發現的物證是明朝宣德年間的器物,與宣德皇帝的同期的宣宗皇帝御製詩》裏面,一句詩句是使用方法“太液冰壺裏”,説明冰壺在使用前先要侵泡在低温的池水裏面。另一句詩是形容做人的境界“襟懷磊落冰壺清”,説為官做人要像冰壺裏面注入的清涼之水。
中文名
冰壺
拼    音
bīng hú
詞    目
冰壺
解    釋
(1).盛冰的玉壺

目錄

  1. 1 釋義
  2. 2 出處
  3. 3

冰壺釋義

玉(石)壺,盛冰(水)的陶瓷壺,夏季防暑降温物品。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潔。

冰壺出處

1、玉(石)壺。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潔。
《文選·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李周翰 注:“玉壺冰,取其絜浄也。”
南朝 梁.劉孝標《送橘啓》:甘逾萍實,冷亞冰壺。 [2] 
唐 姚崇《冰壺誡序》:“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示不忘清也……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明 孫梅錫 《琴心記·王孫作醵》:“官況託冰壺,友誼敦芳醑,數載夢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陳夢雷《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霜鍔揚輝耀,冰壺濯晶瑩。”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杜甫《寄裴施州》詩: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 [3] 
唐 元稹《獻滎陽公》詩:“冰壺通皓雪,綺樹眇晴煙。”
宋 楊萬里《中秋前二夕釣雪舟中靜坐》詩:“人間何處冰壺是,身在冰壺卻道非。”
《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傳二.李侗傳》:願中如冰壺秋月,瑩徹無瑕,非吾曹所及。 [4] 
元 馬致遠《青山淚》第三折:“正夕陽天闊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疊翠,冰壺天上下,雲錦樹高低。”
《元史.卷一八一.黃溍傳》:及升朝行,挺立無所附,是不登鉅公勢人之門,君子稱其清風高節,如冰壺玉尺,纖塵弗污。 [5] 
明 孫梅錫《琴心記·王孫作醵》:“官況託冰壺,友誼敦芳醑,數載夢中孤,今日樽前聚。”
陳所聞《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滿遙空。畫橋百尺似飛虹。人向冰壺同載酒,細浪輕風。”
清 李基和《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詩:“誰畫 雁門 今夜裏,山川別樣貯冰壺。” [1] 

冰壺

《昭明文選》卷二十八〈詩戊·樂府下·樂府八首·白頭吟〉~327~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議逐衰興。毫髮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實碩鼠,玷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陵。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全唐文》卷二百六〈冰壺誡並序〉~2085~
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無瑕。澄空見底。當官明白者。有類是乎。故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