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典當商

(典當業中的徽商)

鎖定
“無徽不成鎮”。徽商憑藉着自己的精明和吃苦耐勞,從事典當行業,遍及大半個中國。典當業古來有之。到明朝中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出現。以錢代糧的納税制度,促使銀作為貨幣使用更加普遍和頻繁。
中文名
典當商
別    名
徽州典當商

典當商商隊介紹

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小城鎮不斷出現和興起,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繁榮。當城市居民在遇到“意外”時,借貸也就不可避免。就典當業與其他行業相比較而言,風險小,獲利穩。再加上明清時期當鋪的税額極低。正因如此,徽商大舉進入典當業。明朝中期,在南京有500多家,大部分為徽商所有;他們不僅在大城市設典當行,而且把典當行設到了鄉村小市;南北兩京,隨處可見徽商當鋪的招幌,至此,社會上流傳着“無典不徽”的諺語。就連徽州方言,也成了當鋪的通用行話。

典當商發展歷程

徽商在上海開設典當的歷史較早,大約是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末上海69户典當,徽商所開者達30户,佔42%,常有一人開設二三號典當鋪,多者可達四號。如戴靜波設有源泰、潤泰、義豐等四號典當。典業公所董事餘魯卿、汪安山均獨資開設典當三號之多。典當鋪與衣莊聯號經營,典當期滿不贖的衣物交衣莊標價出售,則系徽商首創,為清末滬上衣業特有景色之一。有詩人以竹枝詞之形式詠述道:“幾家當滿舊衣裳,積存如山發售忙。粗細皮棉單與夾,分析價目任品量。”徽商所經營的典當,在經營管理上有一套較完整的成規,對典當物品的鑑別力較高。典當以大型為多,僱傭職工一般在 20人左右,大多為同鄉人,內部分工明確,管理井井有條。 [1] 

典當商發展迅速原因

一,運作資本雄厚,從業經驗豐富。徽商從事典當業往往是世傳,上代或幾代傳積累起了豐富的經驗和資金;
二,兼營的業務多。徽商往往是經營當鋪的同時,也在經營着其他的行業;
三,有商業道德,設身處地的為當户着想,不收取高利,得到用户的擁護,而保證了客户的回頭率,獲得好的名聲(這一點只是總體而言)。

典當商餘家當鋪

餘家當鋪
餘家當鋪(3張)
餘家當鋪,原名“益泰典當”,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千燈古鎮典當裏,為明末清初徽商餘氏所建,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