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具象表現繪畫

鎖定
具象表現繪畫(figurative expressionism)是一種繪畫的可能性,感受生活,用感知發現道理,從運動中發現靜止。古典的高度理性印象的高度感性。當代的藝術和當代的繪畫。這一詞是法國藝術評論家讓·克萊爾(JeanClair)在1975年法國策展中使用的,他用這個詞來形容歐洲一批“畫家中的畫家”,來概括那些認真觀察細微真實的事物,注重表現視覺真實和精神的畫家的作品特徵。具象表現繪畫代表人物有塞尚、德朗、莫蘭迪、賈克梅蒂。
中文名
具象表現繪畫
外文名
figurative expressionism
提出者
讓·克萊爾
類    別
繪畫

具象表現繪畫繪畫理論

具象表現繪畫理論是開放的理論體系,它倡導一種觀看方式:將原有的經驗和理論懸置,並宣判無效,用現象學的思維方式來思考自己所思索的,來實現對原有藝術的超越,也就是試圖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觀察世界,感受精神的力量。具象表現繪畫實際上是把繪畫藝術看作視覺真實的求知活動,在當代社會所面臨的價值崩潰危機中,具象表現繪畫把“追求真實”的終極關懷全面引入繪畫,從而實現畫家生命意義的重建。
當代的具象表現繪畫中帶有畫家抽象思想和哲學精神,這不是單純的應物象形,也不是將中西繪畫簡單的、粗暴的嫁接,而是以具體的形象作為載體,使物物之間有了交流的根據,他們一方面注重認真觀察可視世界,從職業精神的角度重新定義了繪畫活動的本質;一方面以現象學為基礎,把繪畫的現象引向內容,尋求更為本質的繪畫真諦,讓寫實的形象再生,借物抒情,思考人類共同的美感經驗和創意,充分表達藝術家在視覺認知中對事物的認識。

具象表現繪畫代表人物

具象表現繪畫經典藝術家
一、塞尚
二、德朗
三、莫蘭迪
四、賈克梅蒂
法國當代具象表現繪畫代表藝術家
一、阿里卡
二、雷蒙·馬松
三、森·山方
四、司徒立 [1] 

具象表現繪畫中國具象表現繪畫史

1993年4月,司徒立應邀到中國美術學院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具象表現繪畫講習班”,給油畫系三年級本科生、以及由青年教師組成的助教班作指導。 講習班上,司徒立不僅介紹了莫蘭迪、賈克梅蒂、巴爾蒂斯等重要“具象表現”畫家,而且第一次在國內完整提出“具象表現繪畫”的基礎理論。
他在當年回巴黎撰寫的《現代具象表現繪畫及其基礎方法論淺談》一文中,詳細闡述了該理論的三個要點:
一是“現象學式的看”,即將繪畫中的“觀看”嚴格限制於直接呈現的現象,將對象自身以外的一切影響純粹視覺的東西“懸置”。
二是“寓言綜合”,即嘗試在靜止畫面上抓住“不斷逃離的東西”,永不停止地抹掉上一次的描繪。
三是“未完成態”,即由“抹去-重畫-再抹去-再重畫”,去呈現“痕跡疊痕跡的畫面”和“沒完沒了之感”,以體現畫家“不可為而為之”的生命意志。
司徒立稱:當西方現代畫壇觀念越來越多、而形象越來越弱,曾經輝煌的抽象藝術越來越機械、呆板、貧乏、重複的時候,“具象表現繪畫”既接受了現代主義的洗禮、也是對現代主義的反思,它開闢了現代繪畫的另一方向:以純視覺形式理解世界,指向現實世界的直觀真實性。 講習班結束後,許江、胡振宇、井士劍建立具象表現繪畫實驗班,井士劍撰寫《基礎的含義》一文。
1995年5、6月,司徒立再度受邀到中國美術學院講學,期間,他與油畫系教師共赴南潯小蓮莊研討,擬定將95級新生作為試點班。當年9月,中國美術教育史上的首個“具象表現繪畫”試點班成立,司徒立、許江任導師,章曉明、焦小健、楊參軍負責教學。
1996年12月,由許江主持舉辦了“回到視覺:具象表現繪畫五人展”,同時推出《回到視覺:五人談話錄·具象表現繪畫文獻》。於此,繪畫基礎方法論試點班的師生,受到學院的注目。
1999年7月,“走進大地:中國美院油畫系99屆暨具象表現繪畫試點班畢業作品展”開幕,從屠宏濤、蘭友利等的創作中,展現出新一代畫家的全新探索。隨後,具象表現繪畫的創作與教學日益深化、展示與交流日益拓展。
2001年1月,許江、章曉明、焦小健、楊參軍等編著的《中國美術學院具象表現繪畫作品與教學》叢書出版。同年10月,學院“藝術現象學研究中心”成立。
2002年,“藝術現象學研究中心”開國內招收“繪畫實踐類博士”的先河,方向為“具象表現繪畫創作與理論”;同年10月,該中心承辦“現象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舉辦“大地上:國際具象表現繪畫展”,來自中、德、法、日等地的近50位哲學家和藝術家參加研討;此前的9月,許江、焦小健編著的《具象表現繪畫文選》出版,書中除記錄西方具象表現畫家的思考和經驗外,還整理了中國美院畫家多年的創作感悟。
2002年,油畫系實行工作室制,以實現具象表現繪畫的多向探索。其中,“新具象繪畫工作室”由孫景剛任導師,陳宜明、王羽天、常青執教;“具象表現繪畫工作室”由章曉明任導師,楊參軍、焦小健執教;“多維表現繪畫工作室”由井士劍任導師,成南炎、何紅舟執教。
司徒立的“具象表現繪畫基礎方法論”,在中國美院經過10餘年的與民族傳統文化相溶,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的雙重特色。其成功推衍,與中國美院的“中西融合”傳統一脈相承。
當國內“85新潮”美術運動正酣之際,中國美院油畫家胡振宇和徐芒耀旅歐考察,接觸了歐洲藝壇關於“現象學式的看”等論述,最早受到“具象表現繪畫”的影響。由於他們的推薦,促成了司徒立1993年的講學,使“具象表現繪畫方法論”與油畫繫結下不解之緣。司徒立傳播給中國美院的“具象表現繪畫方法論”,給中國畫壇帶來了嶄新的思路。
中國美院現任院長許江在回顧引進“具象表現繪畫”的動機時説:“中國繪畫如何立足當代、面向現實生活,既不停留在習慣定式之中、又不盲目追隨西方主義,建立對新一代青年有吸引力和説服力的基礎方法論,是關係中國繪畫和繪畫教育發展的關鍵。”中國美院“具象表現繪畫”的教學和實踐,與“力求模仿客觀世界”和“竭力表現主觀世界”的兩大體系都拉開了距離,在中國繪畫面對西方百年現代藝術共時衝擊、架上繪畫多向拓展之時,展示出現象學在中國的特殊意義。
中國美院的“具象表現繪畫方法論”所作的“中西融合”,已不是通常的形式照搬、語彙拼湊,它雖以西方哲學為起點,更與中國的傳統相切近。司徒立再三強調:“具象表現繪畫方法論”不是一個繪畫流派,而是一種思想方法。
2003年9月至2004年3月,由中國美院、中央美院組織的“澄明之靜:司徒立繪畫展”,在廣東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香港大學巡展。
2006年6月,中國美術館舉辦“遠望:許江的繪畫”;7月,中國美術館舉辦“藝術地理:井士劍作品展”;11月,楊參軍、焦小健、章曉明、孫景剛的“觀看的姿態:中國當代具象表現繪畫四人小幅油畫展”在寧波、台州、麗水、杭州巡展。
2009年4月,畢業於“多維表現繪畫工作室”的李青的個展“重影”,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舉辦。 [2] 

具象表現繪畫作品一覽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