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兵馬俑

(漢代兵馬俑)

鎖定
獅子山漢兵馬俑(簡稱漢兵馬俑、漢俑)是漢朝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位於今中國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獅子山楚王陵,其西側300米遠的漢兵馬俑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着衞戍楚王陵的部隊。兩處遺址距今已有2100餘年的歷史。
漢兵馬俑原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漢朝西漢時期楚國(郡)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陪葬品。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是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屬於古代墓葬雕塑。
中文名
兵馬俑
外文名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Han Dynasty
館藏地點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所屬年代
漢代
類    別
陶器
出土地點
陝西西安

兵馬俑出土地背景

兵馬俑部分圖 兵馬俑部分圖
徐州是漢代文化發源地,也是漢代文化重要的寶庫,素有“兩漢文化”看徐州的美譽。在這個寶庫中,被譽為“楚兵神韻、漢代奇觀”的徐州漢代兵馬俑,以它氣勢宏大、英姿颯爽的楚兵馬俑,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令世人為之讚歎不已。

兵馬俑出土樣貌

漢兵馬俑出土是考古的重大發現。徐州市磚瓦廠在獅子山取土時,剷出了一些“小泥人”,考古工作者們驚喜地發現,這些“小泥人”竟是西漢彩繪陶質兵馬俑。馬俑身長70釐米,高60釐米,小巧精緻,分為王俑、盔甲俑、髮辮俑、立俑、跪俑、兵俑、官俑7種,兵馬俑皆為陶土燒製而成,原為彩繪,是大型彩陶儀仗俑羣。形象神武雄壯、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生活,體現了時代風格。
俑的介紹
俑,是我國古代墓葬仿生人的形象而製作的一種陪葬品,始於東周,到戰國時比較普遍,秦、漢兩代尤為盛行。漢代大力推行孝道:“厚葬為德、薄葬為鄙”。統治者崇信天道、迷信陰陽災異之説,統治階級大小人物都把生前享用的東西,帶到死後的“世界”中繼續享用。他們用玉器、銅器和陶器作為殉葬。徐州漢兵馬俑是楚王漢墓的陪葬品的附屬部分。漢兵馬俑的位置,佈局嚴謹,符合古代兵書的佈陣原則,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威武壯觀的軍陣構圖。
徐州漢兵馬俑,不僅以它宏大的氣勢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形象的刻畫上表現了比較高的寫實技巧。俑中的將軍、武士,不論在容貌還是服飾上都各有不同。從這些人物的外形上,已經能夠表現出不同的容貌和性格。而多種多樣的容貌和性格,又都是統一在全軍威武雄壯、嚴陣以待的氣勢和情景之中。其矯健的肢體、警覺的神態,則顯示了我國古代雕塑家高超的雕塑藝術。
徐州漢兵馬俑造型生動,陣容雄偉,其氣勢與秦兵馬俑形成東西遙相呼應之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