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兵要地誌

鎖定
兵要地誌指從軍事需要出發﹐對有關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地形﹑交通﹑氣象﹑水文等現實和歷史情況進行調查而編制的資料。
記述和評價軍事上有價值的某一地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及其對軍事行動影響的一種軍事地理資料。主要供戰場準備、軍事訓練、擬製作戰計劃使用,是指揮員瞭解、判定戰區地理條件和實施軍事行動的重要依據。
中文名
兵要地誌
簡    介
擬製作戰計劃使用,
發    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形    成
地方誌有密切關係
通常用文字、圖表、照片等相結合表述。具有一般軍用地圖無法或難以顯示的內容和比較詳細、具體、現勢性強的特點。主要供軍事機關規劃戰場建設、擬製作戰計劃、進行軍事訓練和勤務保障時使用,是軍隊指揮員瞭解、研究戰區地理條件和實施作戰指揮的依據。兵要地誌是在歷代一些史地學者撰寫的,對用兵有影響的地方誌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唐元和八年(813)李吉甫撰寫的《元和郡縣圖志》,注重研究“丘壤山川、攻守利害”,記載有方位里程和軍事設施、兵馬配置等內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有兵要內容的地方總志。明嘉靖十四年(1535)詹榮編修的《山海關志》、萬曆四年(1576)劉效祖編寫的《四鎮三關志》,主要記述與作戰有關的城寨、兵馬、錢糧、地險、夷情等內容。明末清初顧炎武編著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以明代兩直隸、十三省分區,對山川地貌、水利、糧額、屯田、設官、邊防、關隘等與用兵有關的地理形勢和軍事上的攻守行動等多方面都有詳細論述。20世紀初,中國已有以“兵要地誌”命名的多種資料,如《東三省兵要地誌》《直隸滿洲兵要地誌》等。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建軍初期就開展了兵要地誌調查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軍區、軍種、兵種分別編寫了各種兵要地誌,對保障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起了重要作用。兵要地誌通常分為區域兵要地誌和專題兵要地誌。區域兵要地誌是按行政區域或軍事區域,根據軍隊作戰需要,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歷史記載和現實統計資料進行綜合記述並作出軍事評價。一般包括行政區域或軍事區域概況、自然、交通、通信、經濟、社會、軍事要地、歷史戰場與戰例、地區的綜合評價等內容。專題兵要地誌根據某一軍種、兵種或專業部隊的需要而調查編寫,如港灣兵要地誌、江河兵要地誌、軍事交通志、軍事工程兵要地誌、城市兵要地誌、軍事氣候志等。隨着區域軍事地理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兵要地誌已成為作戰中指揮員使用地形圖以外的重要軍事地理資料,並正向系列化、標準化、規範化和數字化方向發展。特別是隨着作戰指揮自動化和信息保障數字化的發展,兵要地誌將納入一體化作戰指揮平台。其調查編寫內容、方法手段、表現形式、評價體系等也在不斷髮展和變化,並將更好地為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服務。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