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共和社區

(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下轄社區)

鎖定
共和社區位於中國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管轄區域在角美鎮區中心繁華處的仁和東路、共和街地段,共分為四個區域,佔地面積0.5平方公里,人口約1900人。社區服務中心設在福星樓201室,面積120平米 [1] 
中文名
共和社區
行政區類別
社區
所屬地區
中國福建省漳州市
地理位置
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
面    積
0.5 km²
電話區號
0596
人口數量
約1900人
火車站
漳州站角美站漳州東站
車牌代碼
閩E
方    言
閩南語漳州話

共和社區歷史沿革

共和社區,宋時屬漳州龍溪縣永寧鄉海洋下里;
明,境地屬漳州龍溪縣二十九、三十都。
清,境地屬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九、三十都。
民國二十八年(1938年),境地屬龍溪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1年),境地屬龍溪縣角美鄉。
新中國成立初期,,境地屬龍溪縣第七區。
1955年,境地屬龍溪縣埔尾區。
1957年,境地屬龍溪縣東山區。
1958年4月,境地屬龍溪縣角美鄉,9月,境地屬龍溪縣火箭人民公社。
1959年3月,境地屬龍溪縣角美人民公社。
1984年,境地屬龍海縣角美鎮。
1993年5月,境地屬龍海市角美鎮。

共和社區地理環境

共和社區東鄰角嵩路,西鄰文圃大道,南鄰石厝村,北鄰解放居委會同安路。共和社區居委會成立於1984年,現區內有仁和東路、共和街、八一路、城仔地等 [1] 

共和社區人口

共和社區常住人口650户1700人 [1] 

共和社區歷史文化

共和社區位於管轄區域在角美鎮區中心繁華處的仁和東路、共和街地段,共分為四個區域,佔地面積0.5平方公里,人口約1900人。共和社區所轄共和街古屬漳州府海澄縣,而以民主路為界為同安街(屬解放社區),古屬泉州府同安縣,而對面民主路則古屬漳州府龍溪縣,所以共和社區轄區為古為三縣界。
“一條扁擔橫三縣”
今天,同安街的老人仍流傳着一句俚語:“一條扁擔橫三縣”。説的就是在同安街上擺攤做小生意,橫上一條扁擔可以跨過三個縣。這三縣的交界為什麼產生在這裏?這其中還有一個頗有趣味的歷史傳説。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先生告訴我們,同安街所在的角美鎮,古稱角尾,最早由同安縣積善裏管轄,因其地理位置處於同安縣最西邊的一角而得名。後來為了將地名雅化,將“尾”字改為閩南語諧音字“美”,“角尾”從而更名為“角美”,延續至今。追溯歷史,同安縣管轄角尾長達九百多年。
百年前,角尾鎮迎來了商貿繁榮的鼎盛時期。曾經一度由同安、龍溪和海澄三個縣共同管轄,但説不準每個縣的具體交界點,由於一次“乞丐事件”,導致了三縣同一街,歸屬各清楚的現象。
傳説清朝末年,兵荒馬亂,百姓生活凋敝。有一個乞丐流浪到角美老街,病死街上。按常理,同安縣是老大,要負責料理他的後事。而地保不願意多事,就命人趁着夜色把屍首拉到龍溪縣一側。龍溪縣一側的地保知道後,更不願意去收埋,又把屍首拉回到同安縣一側,這樣來來回回多次,後事始終無人料理。這時,恰巧海澄縣縣令路過這裏,偶然知道了這件事,頓生惻隱之心,便自掏腰包收埋了這個乞丐。
同安和龍溪兩縣的縣令聽説了這件事後都很慚愧,便商議以原乞丐所在地一間店面為界,把同安街的一部分街道劃歸海澄縣管轄,因此形成了同一條街分別由同安和海澄管轄的現象,而街對面則屬龍溪縣。於是,便有了一條街三縣界的奇觀。民間出現的 “一條扁擔橫三縣”、“雞鳴聞三縣”的俗語,便從同安街一帶流傳開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