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共刺激

鎖定
共刺激又名協同刺激,是指淋巴細胞激活第二信號的來源;共刺激通常由參與適應性免疫免疫細胞(T細胞/B細胞間或抗原提呈細胞/T細胞間)表面共刺激分子及其受體相互作用而產生。
中文名稱
共刺激
英文名稱
costimulation
定  義
淋巴細胞激活第二信號的來源,通常由參與適應性免疫的免疫細胞(T細胞/B細胞間或抗原提呈細胞/T細胞間)表面共刺激分子及其受體相互作用而產生。
應用學科
免疫學(一級學科),概論(二級學科),免疫學相關名詞(三級學科)
中文名
共刺激
外文名
Co-stimulation ,costimulation
別    名
協同刺激
定    義
淋巴細胞激活第二信號的來源 [1] 
應用學科
免疫學,概論,免疫學相關名詞
見載刊物
《免疫學名詞》 科學出版社
公佈時間
2007年 [3] 

共刺激解釋

可以理解為免疫細胞激活免疫應答的次級信號事件;免疫細胞在抗原呈遞細胞存在下依靠共刺激來激活免疫應答,對於T細胞,需要兩個刺激才能完全激活其免疫應答,就是説在淋巴細胞活化過程中,共刺激通常對有效免疫應答的發展至關重要,除了來自其抗原受體的抗原特異性信號之外,還需要共刺激。第二個信號使活化的T細胞免於無反應性,使T細胞產生額外T細胞生長所必需的淋巴因子
BCR(抗體)遇到並連接其同源抗原時,發生B淋巴細胞的活化。幼稚B細胞各自具有數百萬種不同的表面抗原特異性受體中的一種,但尚未遇到其特異性同源抗原。壽命只有幾天——許多B細胞在沒有遇到同源抗原的情況下死亡。在大多數情況下,B細胞活化依賴於活化的輔助性T細胞的共刺激,所述輔助性T細胞本身已被相同的抗原激活 [2] 
與T細胞不同,B細胞包被在免疫球蛋白受體中並且能夠識別完整的抗原,它們吞噬,消化並隨後與表面MHC II類分子複合存在。MHC-肽複合物結合CD4+輔助性T細胞(Th),誘導細胞因子的分泌,所述細胞因子刺激B細胞增殖並分化成漿細胞漿細胞分泌與同源抗原結合的特異性抗體。隨後通過肝和脾細胞以及經典補體級聯清除這些抗原-抗體複合物 [2] 
T細胞的活化需要TCR接合,其確保抗原特異性和應答的MHC限制。然而,通過共刺激分子的協同信號傳導對於維持和整合TCR信號傳導以刺激最佳T細胞增殖和分化也是必需的。
在沒有第二信號共刺激的情況下遞送第一信號(TCR接合)導致細胞凋亡或無反應性 [2] 
無反應性T細胞在再刺激時既不產生IL-2也不增殖 [2] 
用於遞送抗原特異性和共刺激信號的幼稚T細胞活化的這種要求意味着只有專職抗原呈遞細胞才能啓動T細胞應答 [2] 

共刺激常見共刺激

共刺激B細胞共刺激

此處待補充

共刺激T細胞共刺激

T細胞需要兩個信號才能完全激活。通過T細胞受體TCR)提供抗原特異性的第一信號,所述T細胞受體與抗原呈遞細胞(APC)的膜上的肽-MHC分子相互作用。第二信號,共刺激信號,是非抗原特異性的信號,由APC膜上表達的共刺激分子與T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