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派哲學

鎖定
六派哲學(梵şaddarśana),亦作正統派(Astika),指代表印度正統古典哲學的六個哲學派別。印度古籍中所言及的六派哲學,有時候也包含非正統派的哲學,因此所謂六派,其派名並不確定,但是就印度學領域內之術語而言,則純指成立於西元前後的六個出自婆羅門教的學派。六派哲學興起於笈多王朝時期。!!
中文名
印度六派哲學
簡    介
印度正統古典哲學的六個哲學派別
國    家
印度
性    質
學術派別

六派哲學基本信息

六派哲學(梵şaddarśana),亦作正統派(Astika),指代表印度正統古典哲學的六個哲學派別。印度古籍中所言及的六派哲學,有時候也包含非正統派的哲學,因此所謂六派,其派名並不確定,但是就印度學領域內之術語而言,則純指成立於西元前後的六個出自婆羅門教的學派。六派哲學興起於笈多王朝時期。共同尊奉《吠陀經》,這六派分別為:
彌曼差(Mimāṃsā)、
吠檀多(Védānta或 Uttara Mimamsa)、
數論(Sāṃkhya):於公元前4世紀由迦毗羅所創立。
勝論(Vaiśeṣika)、
正理論(Nyāya)、
瑜伽(Yóga)。

六派哲學六派哲學的經典

彌曼差:《彌曼差經》、
吠檀多:《梵經》、
數論:《數論頌》、
勝論:《勝論經》、
正理論:《正理經》、
瑜伽:《瑜伽經》。

六派哲學六派哲學詳述

(1)彌曼差(Mīmāmsā)學派的哲學︰本派主要的意圖是將《吠陀》中所記載的祭儀,給予論理的解釋,並依法(達磨)而從事正確的實踐。其根本思想是︰《吠陀》文獻非人類或神所造,而是在久遠的過去世界即已存在,是聖者依據神秘的力量所感得的。《吠陀》聖典是絕對的,完全沒有矛盾或重複無用的語言。此派的根本經典是編纂於西元100年左右的《彌曼差經》。
(2)吠檀多(Vedānta)學派的哲學︰此一學派與彌曼差學派為姐妹學派。主要以研究《吠陀》文獻中的《奧義書》為主。依該派所述,宇宙的根本只有‘梵’,而吾人自我之生命本體──‘阿特曼’(Atman),實際上就是‘梵’。若依據聖典而了知此一真理,則吾人即得解脱。現今所見的《梵經》,約編纂於西元400~450年,是本派的根本經典。一般而言,本派的教理是‘一元論’,但是,由於對根本經典的解釋不同,後世遂有商羯羅的‘不二一元論’、羅摩奴闍的‘制限不二一元論’等學説出現。
(3)數論(Sāmkhya)學派的學説︰此派是六派哲學中成立最早的學派。與瑜伽學派為姐妹學派。主張‘二元論’,亦即由於純粹精神(puruṣa)與根本物質(prakṛti)的相互關係,而開展出現象世界。根本經典是自在黑所撰,成立於四世紀的《數論頌》,《金七十論》(真諦譯)即其註釋之一。
(4)瑜伽(Yoga)學派的哲學︰本派的哲學體系,除了對最高主宰神的看法之外,其餘幾乎與數論學派相同。但此派的特色在於對‘瑜伽’的修行,有極為詳盡的説明。二世紀至四世紀間編纂的《瑜伽經》(相傳為巴丹闍利所撰)為其根本經典。
(5)尼夜耶(Nyāya)學派哲學︰即正理學派,此一學派主要是從事正確的論證與論理的探求。據説與勝論學派為姊妹學派。根本經典是編纂於西元250~350年間的《正理經》。五、六世紀後,本派與佛教的論理學派屢有關涉。十三世紀,甘吉沙(Gaṅgeśa)曾為《正理經》作註釋,此後《正理經》之研究逐漸式微,甘吉沙之後的尼夜耶學派,則名為新尼夜耶學派。
(6)勝論(Vaiśeṣika)學派的哲學︰本派將一切與概念對應之存在,視為實在,並分為六個範疇(padārtha,句義),用以説明世界各種現象。另一方面,繼承正統婆羅門思想,重視祭祀,主張生天(abhyudaya)説。西元100~200年編纂的《勝論經》(相傳為羯那陀所撰),為其根本經典。
此六派的學説雖呈多樣性,但任何一派都承認《奧義書》中的業與輪迴思想,而以脱離輪迴為其究竟目的。由於各派皆以自派所説為正確教理,因此彼此之間屢有論難,與佛教諸派及耆那教之間也常論諍。在大乘佛教中觀派、瑜伽行派論書中,可以瞭解到佛家對各派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