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

鎖定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是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以議論入詩。頷聯寫邀月聞鍾,滌除塵慮,表現對遊宦的厭倦。頸聯用轉折含蓄的筆法,寫與老僧的話舊,表現出詩人對東林寺的深厚感情。尾聯寫山寺熟睡和野碓夜舂,點明題旨。該詩意境高曠超脱,得莊子委心任運之旨。
作品名稱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
作    者
陸游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劍南詩稿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作品原文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
看盡江湖千萬峯,不嫌雲夢芥吾胸
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裏鍾。
遠客豈知今再到,老僧能記昔相逢。
虛窗熟睡誰驚覺,野碓無人夜自舂 [1]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註釋譯文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詞句註釋

①東林寺,廬山著名古剎,晉高僧慧遠所建,為我國古代著名寺院之一。自唐代開元以來,是詩人墨客歌詠題名處所。白居易《東林寺經藏西廊記》:“元和初,江西觀察使韋丹,於廬山東林寺建多羅藏一所。”劉長卿詩:“絕巘東林寺,高僧惠遠公。”陸游在乾道六年(1170)入蜀時曾住宿於此。
②雲夢:楚國澤名。其址大致包括今湖南益陽、湘陰以北,湖北江陵、安陸以南地區。
③芥:芥蒂,比喻心中的嫌隙或不快。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蒂芥。”如蘇軾《送路都曹》詩有“恨無乖崖老,一洗芥蒂胸。”
④西塞山:在湖北省大冶縣東,山臨長江,是古代水戰的要塞。按放翁《入蜀記》稱:“十六日過新野夾。有石瀨茂林,始聞秋鶯。沙際水牛至多,往往數十為羣,吳中所無也。地屬興國軍大治縣,當是土產所宜爾。晚過道士磯。石壁數百尺,色正青,了無竅穴,而竹樹迸根交絡其上,蒼翠可愛。自過小孤,臨江峯嶂無出其右。磯一名西塞山,即元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飛’者。”
⑤今再到:陸游曾於1171年(乾道七年)入蜀中途來東林寺遊覽。
⑥虛窗:敞開窗。野碓(duì),碓是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木槓,槓的一端裝置一塊圓石,以足連續踏木槓的另一端,石連續起落,可以舂米,故舂米有連續的聲響。野碓,山野間的水碓。 [2]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白話譯文

看盡江、湖、河、海;閲過千萬山峯。小小的雲夢澤藪,哪裏會芥蒂在胸?
借得一點天真,請來了西塞山前的月亮;與她牀頭對坐,一齊傾聽東林寺裏晨鐘。
我沒有想到,在今天再訪舊遊蹤;老僧卻記得,八年前的熱烈相逢。
我敞開窗兒睡了,是誰把我驚醒?原來遠處的村野,還有水碓夜舂。 [3]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創作背景

陸游在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路過九江,曾遊歷廬山,並住宿在東林寺。淳熙五年(1178年)正月,宋孝宗召陸游東歸,二月詩人離開成都,順江東下,秋天到達京城臨安。這首詩寫於六月東歸過九江時。 [1]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作品鑑賞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文學賞析

“看盡江湖千萬峯,不嫌雲夢芥吾胸。”詩的起勢突兀,好似千里歸來,有説不盡的心意。事實也是如此。詩人由臨安到夔州,再由夔州到南鄭,然後調往成都府,又在蜀州、嘉州任官。最後順江東下,來到九江。他宦遊八年,不僅閲盡巴山蜀水;就是漢中、雲棧、劍閣,也無不跋涉;至於長江、漢水,浩渺的洞庭湖也盡在遊賞之中。詩人行程萬里,真可以説是“看盡江湖”,閲盡了“千萬峯”。陸游的“不嫌雲夢芥吾胸”句,既用了司馬相如的句意,也含有蘇軾詩句的意思。這句是説,雲夢雖大,對於一個“看盡江湖千萬峯”的人來説,它豈能梗塞在我的心中,言外之意,雲夢在我心目中也不過是小小的水澤罷了,既能容納它,也能忘卻它;至於宦海沉浮,人間的恩怨,更算不得什麼。這首詩以議論開始,形象地概括了詩人的行程,抒發了胸臆,表現出一種曠達的情懷。
“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裏鍾”,再次表現了詩人豪放豁達的胸懷。這本是寫實之筆。詩人留宿在東林寺,眼望着天上皎潔的明月,耳聽着寺裏悠揚的鐘聲,這境界確實很清幽,但不免又想起一段往事。那是乾道六年八月中秋節。詩人曾記述過當時的月景:“空江萬頃,月如紫金盤,自水中湧出,平生無此中秋也。”(《入蜀記》)這優美的中秋夜景,是詩人人蜀途經西塞山,在大江對岸留宿時所見到的。自此以後,那如紫金盤的明月似乎一直伴隨着自己,今日在廬山腳下,又看到她,何不邀來共聽古寺鐘聲。月下聞鍾,當然是一種美的享受,所以詩人對鐘聲那樣感興趣。但用佛教的説法,寺院的鐘聲可以發人深省。這兩句詩寫得灑脱而含蓄,反映詩人對幽靜的東林寺的喜愛。
“遠客豈知今再到,老僧能記昔相逢。”“遠客”是詩人自謂。詩人沒想到今日又舊地重遊,真是喜出望外,而且老僧還曾記得昔日相逢的情景。這兩句雖似淺近,但含意豐富,從中可見詩人倦於仕途,委心任運的思想。
“虛窗熟睡誰驚覺?野碓無人夜自舂。”從這句透露出詩人喜出望外的心情。“虛窗”指敞窗,敞窗入睡,而且睡得很熟,説明詩人心情坦然,忘懷一切。“誰驚覺”的“誰”字不僅指人,也包括各種聲音。虛窗熟睡”點明題旨,全篇詩意盡藴含其中。結句以野碓夜春的田園生活把詩人沉寂的心帶進一個新的境界。
從全詩來看,首聯以議論入詩,這是宋人常用手法。頷聯寫邀月聞鍾,滌除塵慮,表現對遊宦的厭倦。頸聯用轉折含蓄的筆法,寫與老僧話舊,表現出詩人對東林寺的深厚感情。尾聯寫山寺熟睡和野碓夜舂,點明題旨。此詩意境高曠超脱,得莊生委心任運之旨至於“野碓無人夜自舂”,雖説是化用唐韋應物的“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句法,但別出新意。前者寫靜,後者寫動,各有千秋。 [1]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名家點評

清代姚鼐五七言今體詩鈔》卷九:“最似東坡。” [1] 
清代陸廷燦《南村隨筆》:“水碓,閩浙最多。放翁此句及元周權詩:‘野碓舂泉分澗急’,皆善於寫水碓者也。”
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通首情景交融,收有奇氣。” [4]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其詩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5] 
參考資料
  • 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陸游詩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89-91
  • 2.    夏傳才.中國古代山水旅遊詩選講: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80-181
  • 3.    呂晴飛,李觀鼎.中國曆代名詩今譯: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984
  • 4.    陶文鵬.宋詩精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600
  • 5.    袁行霈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