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輸堂

鎖定
公輸堂,原名源遠堂,亦名萬佛堂。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渭豐鎮祁村南堡中部,南距鄠邑城區9千米。 [1]  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 [7] 
構置於3間大木硬山式殿內。面寬3間,小木雕,高約6米。每間外檐置六抹透花隔扇門,門額上築斗拱重樓,門內為天宮樓閣,閣頂為鬥形八角藻井,次間為方形天宮建築;有重檐三滴水,樓角及各種精巧複雜斗拱出檐。天宮下部有佛道帳3間,內置佛像,殿堂全部精繪、瀝粉、貼金。為中國罕見的大型木構宮殿式建築模型,小木作之精品。 [7] 
1957年,公輸堂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1年6月25日,公輸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公輸堂
外文名
Gongshu Hall
地理位置
西安市鄠邑區渭豐鎮祁村南堡中部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1248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別    名
源遠堂
萬佛堂
建立時間
永樂(公元1403~1424年)年間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物編號
5-0415-3-221

公輸堂歷史沿革

公輸堂創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于右任題簽的《重修户縣誌》記載:“(祁村南堡)有工師堂,俗稱魯班所修,雕刻極其精巧。”
元代文宗天曆年間,山西太原府祁南集裏小汾村人李金榮興辦三陽教會,被尊為教主。明永樂年間,教會弟子為祭祖師,遂在北依渭河、地勢平坦的户縣依何園村(今祁村)建源遠堂,為時11年。此後這裏成為白陽三會的法堂及供佛的禮拜殿,殿內原有數目眾多的小佛龕和佛像,故歷史上稱萬佛堂。 [8] 

公輸堂建築格局

源遠堂原為建築羣,坐北朝南,有木牌樓、照壁、山門、東西側殿、正殿。院內植樹木花草。牌坊倒毀較早,照壁、山門及側殿毀於文革期間。現僅存的正殿為供奉佛堂的公輸堂。內保存木雕建築模型天宮樓閣。其東閣門上有對聯“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輸巧,聖像翼翼彩繪似有道子能”。公輸堂之名應來源於此。 [6] 

公輸堂主要建築

  • 公輸堂圍護建築
公輸堂圍護建築,面闊3間,進深2間,硬山灰陶瓦,不施斗拱。殿前有圍牆小院,院內置香爐一個,楊樹數棵。進人殿內是金碧輝煌的佛道帳、天宮樓閣。由於無史料記載,國內僅山西大同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內現存有遼代藏經樓閣和拱橋與之類似,其它無實例可考,因此這座建築模型的名稱也難以界定。除圍護建築本身外,只能根據其結構和平面佈局,將建築模型自上面下分藻井、天宮樓閣、室間穿堂。平面佈局東西向分為三間,南北兩進,從結構上將室內空間一分為六,稱之為穿堂。在第二進明間與次間之間,又隔出一夾室。沿北壁有佛道帳11間,東西山牆每進三間,一週共計佛道帳23間。每進以六抹菱花門相隔。第一進,門上東西向有重天宮樓閣,層層以廊相連。六間穿堂之上均有天官樓閣和藻井環繞一週,形式各不相同。明間為:重樓閣,其上部為前六重,後三重藻井。次間為兩重樓閣,其上部為前五重,後兩重藻井。在夾室和佛道帳之上,以開間及進深為單位。同樣置樓閣藻井,形式為重樓閣單層藻井。斗拱出昂,層層密佈。公輸堂整座建築模型都進行過油漆彩繪,穿堂的構架隔扇為瀝粉,色彩以紅、黑、黃三色為主。斗拱大多用石綠刷飾,橡板單用石紅。現次間穿堂連帶上部天宮樓閣、藻井及佛道帳均已倒。前後兩進現各存六抹隔扇四道,門上枋楣掛落遺失過半。後人為保持公輸堂的穩定,在西次間與明間處砌磚牆一道。 [6] 
  • 公輸堂
公輸堂屋頂 公輸堂屋頂
公輸堂建於面闊三間的圍護建築之內,總體上講,小木作天宮樓閣、穿堂佛道獨立構成體系,僅在第一進正南穿堂構架及天宮樓閣,在東西方向上,柱架與維護建築的金柱相連接。其餘部分放於室內地坪上,有穿堂構架佛道帳構成的穩定性支撐楣枋,平座斗拱,天宮樓閣置於平座之上,再由天宮樓閣出挑斗拱平台,支撐最上部層層疊壓的藻井。各穿堂上的天宮樓閣和藻井獨立成體系,相互無連接。藻井形成多邊封閉箱體,增加其自身的穩定性。在構件的製作上,公輸堂小木作也頗下了番功夫例如繁雜的斗拱並非像正常那樣層層出挑,而是利用塊整板雕刻面成。所有的樓圖。藻井、平座及其裝飾也僅限於單面,即達到了可視部分的仿真效果。又有利於在構件後的隱藏部位進行必要的加固和連接,整體上:達到內外兩側的平衡,有效地承擔了上部荷載,避免由於構件過小可能造成的傾覆。
公輸堂小木作工藝,雖然國內尚無現存實例,但僅從與其它大木構建築的裝修部分,如門窗、雕刻等製作工藝相比較面言,公輸堂小木細部製作工藝也堪稱建築藝術中的精品。穿堂之間現存8塊鏤空隔扇板門,其門心雕花枋楣掛落之精細。僅鏤窗花心就有四種不同的紋樣,每個連環鎖紋均由8塊獨立雕刻的小構件精密拼裝面成,合縫嚴密,渾然體。周圍門罩、枋楣掛落,採用圓雕、平睢、浮睢、鍍空等多種雕刻手法相結合,刀法鋼然,線條流暢,一絲不苟。反映的題材有雙它纏枝牡丹,卷葉草及各種兒何花卉圖案,佈局和諧。
穿堂構架上部的平座、連廊,天宮樓閣、藻井,樑柱鬥棋、屋面,皆按正常建築比例1/30製作。樓閣總計137棟組合形式義各不相同。最為複雜的是斗拱部分,其式樣有重拱計心造,如意斗拱,也有通拱不出翹。斗拱出翹七踩至十踩不等。有十踩下吊,也有十踩出五翹等20餘種類型。藻井有鬥八,鬥四;正力,長方,單層,多層,形式豐富多樣,有的達五重鬥四藻井。據粗略估計,構件總數約有10多萬件之多,足見其複雜程度。 [6] 
公輸堂

公輸堂文物價值

公輸堂的歷史價值,在於它較為完整地保存了中國同類型中的孤品,補充了建築史中關於天宮樓閣這一形式的空白。
公輸堂是集彩繪、雕刻、書法、繪畫各種建築裝飾藝術於一身。彩繪遍佈於公輸堂內,梁枋柱架及穿堂抱框等位置,均採用建築彩繪式樣。彩繪以旋子為主,用黑紅底色瀝粉貼金,體現了明代的特點。局部彩畫,如如意頭,圓弧皮挑線等仍保留了宋《營造法式》的風格。枋心大多為化草,穿堂立柱枋心,以對聯代之。其至有的彩繪運用實物,如瓜子堆砌代替花瓣,可謂匠心獨具。門下裙板繪以人物,表現禮佛道家故事及博古花卉,線條流暢,皆出自名家手筆。油漆底子甚薄,質量佳。雖歷經600餘年,竟無起皮、瀝粉崩裂現象。足見其工藝之高超。 [6] 

公輸堂歷史文化

  • 公輸般其人
公輸般,春秋末年魯國人,又被稱為魯班或魯般,後世奉為工匠的祖師。他生活在春秋戰國之交,當時奴隸制正向封建制轉變,使得手工業奴隸獲得一定的人身和獨立經營的自由,公輸般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善於動腦、刻苦鑽研,成為了一代能工巧匠。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古籍記載,他先後發明了鋸、刨子、鑽、鏟、墨斗和曲尺等木工工具。在機械發明上,他也具有天賦,他為楚國軍隊發明了攻城用的雲梯,製造了水上作戰時戰船上用的鈎鉅。還有最吸引人的“木鳶”用竹片和木料做成的木鳥,有簡單的機械裝置,能借助風力起飛。除此之外,像鎖鑰的發明,最早立體石刻地圖“九州圖”的刻制都是魯班受後人尊重的原因。 [5] 
  • 相關歷史
元代文宗天曆年間,山西太原府祁縣南渠裏小汾村人李金榮興辦“向陽三會”教,被人們奉為“教主”隨後,其勢力發展到陝西渭南及户縣帶。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教會弟子“單四谷”為了紀念其祖師的功績,在户縣的“依何園”村組織當地能上巧匠,歷時11年修建“源遠堂”。源遠堂既是“向陽三會”教的法堂,又是供佛的禮拜堂。常內原有各種佛像137餘尊,故又名“萬佛堂”。後因廣施饑民,小有聲譽,遂成了“向陽三會”教第二大根據地。為此將“依何村”改名為祁村,以紀念該教的發源地太原府祁縣。 [6] 

公輸堂保護措施

1957年,公輸堂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1992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户縣公輸堂的保護範圍為:
重點保護區:公輸堂和前後小院。
般保護區:圍牆向東、西、北三面外延30米內,向南外延50米內。
建設控制地帶:一般保護區外延50米內。 [6] 
2001年6月25日,公輸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7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四次會議上,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院長趙強與法國遺產科學基金會主席貝特阿里絲·索樂簽署了“公輸堂彩繪木作保護研究”合作協議。 [4] 

公輸堂旅遊信息

公輸堂地理位置

公輸堂位於陝西省户縣城北11千米的渭豐鄉祁南村,南距天下道教三大祖庭之一重陽宮20千米。 [3] 

公輸堂交通信息

公交:西安市內乘911路、720路、930路公交車到“大王”站下,在大王鎮汽車站乘車前往渭豐鎮,再打車到公輸堂,約1小時40分鐘;或直接從大王鎮打車前往,約16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