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背婆

鎖定
公背婆,為福建泉州民間傳統街頭文藝演出形式之一。《公背婆》舞蹈廣泛流傳於泉州各地。有的地區如惠安稱《啞背瘋》。
中文名
公背婆
表演人數
1人

目錄

公背婆表演程式

《公背婆》舞蹈由一女性演員(也有男性演員)扮演互相揹着的“公”與“婆”兩個角色。
演員在道具、服裝、化妝的幫助下,上半身扮作“婆”,下半身扮作“公”。演員的上半身的“婆”身穿戲劇中彩婆寬大鑲邊紅色大襟裝,頭扎“雞角頭”大髻;演員的下半身的“公”穿黑色寬腳大折褲。
同時,演員在腰後一個用竹篾、紙紮做成的“婆”的下半身道具,包括凸起的臀部和高高翹起的一雙小腳,與演員的上半身組成被人揹着的“婆”;而在腰前另綁一個紙紮“公”的上半身,頭戴瓜皮帽或氈帽,身穿對襟佈扣傳統漢裝,肩披紅綢綵帶,雙手繞到“婆”的身後,與演員下半身組合成揹着“婆”的“公”的形象。
表演時,演員一人同時表演“公”、“婆”二個角色的性格特徵和特定的身段動作。泉州地區《公背婆》表演一般過程有上坡、下坡、涉水、過橋、捋花、照鏡、打傘等。腳步動作以戲曲“傀儡醜”科步為主,手勢、腰身則以“家婆醜”動作為主。
解放後,有的地方改為啞父揹着“腳瘋”的女兒進城觀街景、看踩街,上身動作也改為以青衣、小旦科步動作為主。
《公背婆》這一民間舞蹈形式舞姿複雜,身段、動作特殊,演員表演難度大,一般人難以掌握。

公背婆源流

泉州《公背婆》舞蹈由打城戲、木偶戲《目連救母·會緣橋》一折中的《啞背瘋》舞蹈發展而來。《會緣橋》情節説的是傅蘿蔔(目連在俗姓名)父傅齋公,在會緣橋上升布幡賑濟殘疾貧寒,一啞巴老夫揹着“腳瘋”的少妻前來乞討,邊舞邊唱《勸世歌》的情景。劇目中的,即由一個演員表演《公背婆》舞蹈。
《泉州傳統戲劇叢書·第10卷·傀儡戲·目連·會緣橋》有關“公背婆”表演的情節如下:
“(公背婆上)唱孝順歌:‘丈夫啞,妾又瘋(指腳瘋),無男無女家又空。説起目氵宰滴,思量也苦痛。背出門來乜樣驚恐。見説長者,賑濟貧困。[合]擔的近前哀求,賑濟飢寒共餓凍。'
(見亥)相白,傅齋公説:‘只一位漢子年老,婦人年少年,憑是麼親? '
婆白:‘丈夫自細生來啞,妾身紅顏自小瘋。衣服日食難擺佈,念詞唱歌度貧窮。'
相白:‘即會念詞,念來我聽,但要賞賜。'
接下來婆唱《勸世歌》,勸人父子盡孝,兄弟盡悌,夫妻和睦。
最後公背婆受傅齋公施捨銀兩、布匹,下。”
《目連救母》戲早在宋代就已出現。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元節》載:“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般《目連救母》雜戲,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目連救母》戲宋代以來在全國各地許多古老劇種中都有傳本演出,其舞蹈也因此在全國許多地方廣泛傳播。
如安徽休寧縣傳流的民間舞蹈《矮子馱瘋妻》(亦稱“啞背瘋”),形式上與泉州的《公背婆》大致相同,都由一個演員同時表演“公”、“婆”二角色 。但休寧縣《矮子馱瘋妻》系由一男演員扮“矮子”,背上背一個完全的紙紮假人“瘋妻”,表演風格上與泉州的《公背婆》有本質差別。
與泉州的《公背婆》舞蹈形式相類似的,還有更早年間的民間百戲《村夫背婦》。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汴京三月三日開瓊林苑,宋徽宗與眾臣在瓊林苑寶津樓進食並觀看諸軍在樓下呈“百戲”,所演節目包括“撲旗子”、“上竿”、“抱鑼”、“舞判”、“打筋斗”、“刀折蠻牌”、“啞雜劇”、“露天弟子雜劇”,其中還有“村夫背夫”。“復有一裝田舍兒者入場唸誦言語訖,有一裝婦人者入場,與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擊觸,如相毆態。其村夫者以杖背村婦出場畢。”
從《東京夢華錄》看出,泉州《公背婆》舞蹈,《目連救母》中《啞背瘋》舞蹈,都可能源自北宋或更早民間百戲中的 《村夫背婦》。無論舞蹈形式或內容,後者已為前者提供最為重要的角色形象和藝術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