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益廚房

鎖定
公益廚房 前身是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與國內愛心電商平台承辦,全國各省級紅十字會協辦的全國紅十字系統眾籌扶貧大賽 [1]  其方向深度聚焦助農脱貧,為農特帶貨、提升區域經濟,目的是變“輸血”為“造血”,以產業興農,培養一批鄉村脱貧帶頭人,共同助推地方好物“走出去”。項目自2017年7月啓動,秉承“消費即公益·購買即慈善”理念,優選原產地直供的低價好物及文創好禮,在社會各界愛心機構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9年底已連續成功舉辦兩屆,成績斐然。
項目於2019年9月正式升級為“公益廚房”,以“廚房”場景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加工離心最近的味道,涵蓋線上“眾籌、直播、平台優選”、線下“市集、頒獎盛典、專項扶持”等多種發展模式,逐步豐富發展成為具備社會影響力的大型創新互聯網消費扶貧公益項目。
中文名
公益廚房
發起機構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
項目類型
助農、消費扶貧、鄉村振興

公益廚房基本情況

公益廚房項目背景

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國還有貧困縣334個。截至2018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仍有1660萬。全面脱貧、打好脱貧攻堅戰是國家使命也是每一個公民的社會責任。
鄉村脱貧的關鍵是產業發展。而消費扶貧是支持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基於此,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秉承“消費即公益,購買即慈善”理念,通過開展互聯網眾籌讓貧困户直接受益 ,並對脱貧帶頭人、優秀農產品項目給予資源經驗等多方位全面扶持指導,實現授之“魚”與“漁”的雙贏。

公益廚房項目宗旨

致力於鏈接城市和鄉村,提升鄉村勞作在城市的價值認可和內容體驗,不足城市精神需求在過度娛樂化中缺失。

公益廚房項目目標

1.助力國家脱貧攻堅決勝,彰顯企業社會責任,通過消費扶貧帶動貧困地區切實增收。
2.為合作伙伴參與脱貧攻堅提供平台和資源,共同助力,達到共贏。
3.傳播脱貧勵志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正能量。

公益廚房發起機構

發起機構:中國紅十字總會
承辦單位: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國內愛心電商平台
協辦單位:全國各省級紅十字會

公益廚房扶助模式

“紅十字會+扶貧點+農户+農產品+脱貧帶頭人+互聯網公眾”的新型扶貧幫困模式。這一孵化型、發展型、平台型的脱貧模式,不僅能讓社會公眾便捷參與公益,更具有農產品品牌傳播、消費社羣涵養、農村經濟協作組織發育等諸多附加值。

公益廚房參與方式

公益廚房消費者

線上,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掃碼購買優質的助農產品、食材,人人皆可化身公益‘吃貨’,動動手指下一單,即可身體力行踐行“消費即慈善、購買即公益”。線下,參與公益市集,品鑑和支持助農產品,為自己家鄉的美食打call。

公益廚房合作機構

電商平台。為優質助農產品、食材提供電商銷售渠道。為公眾“消費即慈善、購買即公益”提供玩法和技術支持。
明星。成為“公益料理人”,為“公益廚房”代言、宣傳、帶貨、領籌。
公益主播。成為“公益料理人”,為優質農產品進行帶貨,助銷。
愛心企業。成為“公益料理人”,冠名“公益廚房”活動,購買支持脱貧攻堅。

公益廚房發展歷程

萌發-首屆眾籌扶貧大賽於2017年7月啓動,大賽以“紅十字助力脱貧攻堅”為主題,通過扶貧助農產品互聯網眾籌鏈接鄉村與城市,倡導“消費即慈善,購買即公益”的人人可參與的公益理念,同時構建起 “互聯網+脱貧帶頭人+貧困户”的項目框架,對優秀助農產品給予持續扶持,讓貧困户真正受益。最終共計22個省市自治區的228個項目報名參賽,137個項目進入初賽線上籌款,惠及1.6萬個貧困家庭。 [2] 
成長-第二屆眾籌扶貧大賽於2019年3月啓動至10.17日收官,總共有29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參與,涵蓋127個貧困縣,對接貧困户6萬餘人,共計797個項目報名參賽,最終409個項目成功上線。 [3] 
其中9月20至22日,第七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期間,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京東數科,在消費扶貧館舉辦了“公益廚房”專題體驗展,通過動員深圳本地愛心餐館採用進入眾籌扶貧大賽決賽的扶貧農產品作為食材烹製美食,供參展觀眾品嚐體驗,獲得社會廣泛好評。現場人氣爆棚,成為慈展會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由此打下項目由紅會系統眾籌轉型升級為面向全社會開放的堅實基礎。
壯大-第三屆眾籌扶貧大賽正式更名為“公益廚房”,於2020年6月啓動,在原來平台眾籌的基礎上,融入了“電商直播”模式,開啓全域性的、地方特色的、專場式助農扶貧帶貨通道,打造“公益助農”高話題度、高轉化率,以直播帶貨賦能,助力區域經濟,持續探索拓展“電商平台+明星效應+公益特色”多元合作空間。

公益廚房項目成果

公益廚房銷售成績

截至2019年10月17日,在京東眾籌總計有2133.7萬名社會公眾參與,253.2萬人實際購買,共計助銷2517.5萬元; [4] 

公益廚房成功項目

1.甘肅景泰縣項目——幾百年沒開過花的石頭地,是他們無法離開的家鄉。甘肅省景泰縣位於黃土高原與騰格裏沙漠過渡地帶,年均降雨量只有180毫米,祖先們發現,在石頭可以保墒,這樣種植農作物能有效解決農作物生長缺水的問題。“甘肅小金瓜”項目的脱貧帶頭人的母親和丈夫都是殘疾人,她帶領合作社流轉貧困户以及殘疾人的旱砂地種植小金瓜,不僅保護了當地水土,還為他們打造一條脱貧之路。 [5] 
2.黑龍江延壽縣項目——種下稻米數鴨子。延壽縣,國家級貧困縣,也是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延壽縣東安村生產的大米都有大自然的味道。“延壽鴨稻米”項目採用稻鴨共生的種養殖方式,用鴨糞取代化肥,鴨吃蟲代替農藥,鴨啄食、走動替代除草劑。在東北的黑土地上,脱貧帶頭人和扶貧幹部努力為當地村民增收,同時為大家獻上一份好米。 [6] 
3.廣西崇左項目——千針萬線繡出幸福的千年壯錦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來自中越邊境美女村的手繡作品承載着壯家女性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該地的婦女在女兒出生之後就要開始親手繡制壯錦作為女兒未來的嫁妝。第二屆紅十字眾籌扶貧大賽中壯錦作為優秀報名產品獲得極大關注,帶動了留守村落婦女增收。 [7] 
4. 雲南鎮雄項目——雲端上的板栗。來自烏蒙羣山的板栗,生長在雲端之上,由古法耕耘,自然美味。在第二屆紅十字眾籌扶貧大賽中,該產品帶動1000多户貧困户依靠自己的雙手增收脱貧。 [8] 
5.青海剛察項目——青海湖畔散養犛牛肉。海北的犛牛肉是當地地標性產品。生活在海拔3300m以上有機牧場的青海湖畔犛牛,純天然放養,使得它們肉質細嫩,營養豐富。一份美味犛牛肉,讓藏區牧民實現了脱貧的夢想。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