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

(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
作    者
韓祥鳳,陳愛榮,張豔玲主編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年1月1日
頁    數
201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30507457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內容簡介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課程改革創新教材》以“必需”“夠用”為編寫原則,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課程改革創新教材》共6個單元,其中課程導入主要講述了互換性和標準化的相關知識,後5個單元分別介紹了極限與配合的相關知識、測量技術基礎、幾何公差及其檢測的相關知識、表面粗糙度的相關知識、其他常用零件檢測的相關知識。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課程改革創新教材》內容翔實、圖文並茂,既可作為高職院校機械類、機電類、近機類專業的通用教材,也可供職工大學、函授大學、中等專業學校的師生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等參考使用。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圖書目錄

課程導入 互換性與標準化
0.1 互換性
0.2 標準化
習題
單元1 圓柱體結合的極限與配合
1.1 極限與配合的基本術語和定義
1.1.1 基本術語和定義
1.1.2 有關配合的術語和定義
1.2 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
1.2.1 配合制
1.2.2 標準公差系列
1.2.3 基本偏差系列
1.2.4 公差帶代號、配合代號及其在圖樣上的標註
1.2.5 一般、常用及優先公差帶和配合
1.2.6 一般公差
1.3 極限與配合的選擇
1.3.1 基準制的選擇
1.3.2 公差等級的選擇
1.3.3 配合種類的選擇
習題
單元2 測量技術基礎
2.1 測量技術的基本概念
2.1.1 測量技術的概念、測量要素
2.1.2 長度單位、基準、量值傳遞與量塊
2.2 計量器具與測量方法
2.2.1 計量器具的分類
2.2.2 計量器具的基本技術指標
2.2.3 測量方法的分類
2.2.4 常用測量器具的測量原理、基本結構與使用方法
2.3 測量誤差
2.3.1 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
2.3.2 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習題
單元3 幾何公差及其檢測
3.1 幾何公差概述
3.1.1 幾何公差的研究對象
3.1.2 幾何公差的分類、項目、符號
3.1.3 幾何公差的標註
3.1.4 幾何誤差的評定原則——最小條件
3.1.5 基準
3.2 形狀公差和形狀誤差檢測
3.2.1 形狀公差與公差帶
3.2.2 形狀誤差的測量
3.3 方向、位置、跳動公差及其誤差檢測
3.3.1 方向、位置、跳動公差與公差帶
3.3.2 方向、位置、跳動誤差的測量
3.4 公差原則與公差要求
3.4.1 有關術語及定義
3.4.2 獨立原則
3.4.3 相關要求
3.4.4 可逆要求
3.5 幾何公差的選擇
3.5.1 幾何公差項目的選擇
3.5.2 幾何公差值(或公差等級)的選擇
3.5.3 公差原則和公差要求的選擇
3.5.4 未注幾何公差的規定
3.6 幾何誤差的檢測原則、標註及識讀
3.6.1 幾何誤差的檢測原則
3.6.2 幾何公差的標註及識讀示例
習題
單元4 表面粗糙度
4.1 表面粗糙度概述
4.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4.1.2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4.2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
4.2.1 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術語和定義
4.2.2 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評定參數
4.2.3 表面粗糙度國家標準
4.3 表面粗糙度符號及其標註
4.3.1 表面粗糙度符號
4.3.2 表面粗糙度的代號及其標註
4.3.3 表面粗糙度代號在圖樣上的標註
4.4 表面粗糙度的參數選用和測量
4.4.1 表面粗糙度的參數選用
4.4.2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
習題
單元5 其他常用零件的檢測
5.1 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
5.1.1 滾動軸承的組成及分類
5.1.2 滾動軸承的精度等級
5.1.3 滾動軸承內徑、外徑的公差帶及其特點
5.1.4 滾動軸承與軸和外殼孔的配合及其選擇
5.1.5 滾動軸承配合的選擇
5.1.6 配合表面及端面的幾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5.2 鍵與花鍵的公差與配合
5.2.1 平鍵連接的公差與配合
5.2.2 矩形花鍵的連接
5.2.3 鍵的檢測
5.3 螺紋結合的公差與配合
5.3.1 概述
5.3.2 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5.3.3 螺紋的檢測
5.4 圓柱齒輪傳動精度與檢測
5.4.1 概述
5.4.2 齒輪精度的評定指標及檢測
5.4.3 齒輪副和齒坯的精度
5.4.4 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標準及其應用
5.4.5 齒輪在圖樣上的標註
習題
附錄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