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孫歸父

鎖定
公孫歸父,亦稱東門子家,姬姓,東門氏,名歸父,字子家,魯莊公之孫,公子遂(居東門,諡襄,兄弟中排第二,故稱東門襄仲)之子,春秋時期魯國上卿。
前600年,東門襄仲壽終正寢,其子公孫歸父代父為卿,參與國政。
前591年,公孫歸父奉命出訪晉國,期望以晉國之力,對付三桓。不想在公孫歸父回國途中,魯宣公一命嗚呼,季文子乘機發動政變,驅除東門氏。公孫歸父無家可歸,投奔齊國,退出魯國政壇。
本    名
公孫歸父
別    名
東門子家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主要成就
魯國上卿
姓    氏
姬姓東門氏
公孫歸父,姬姓,東門氏,名歸父,字子家,魯莊公之孫,公子遂(居東門,諡襄,兄弟中排第二,故稱東門襄仲)之子,春秋時期魯國上卿。
前600年,東門襄仲壽終正寢,其子公孫歸父代父為卿,參與國政。
前599年,周定王劉康公出使魯國,向魯國的大夫分送禮物,劉康公發現季文子孟獻子都很儉樸,而叔孫宣伯、東門子家卻很奢侈。回國後,劉康公向周王説,季孫氏孟孫氏可以在魯國長期保持地位,叔孫氏東門氏則可能會敗亡,即使家族不亡,他們本人也不能免除禍患。並且還説,東門子家的地位不如叔孫宣伯,但比叔孫宣伯還奢侈,所以不可能連續兩朝享有俸祿;叔孫宣伯的地位不如季孫、仲孫,但也比他們奢侈,所以不可能連續三朝享有俸祿。如果他們死得早倒還罷了,假若他們有長久的年壽來多幹壞事,一定會敗亡。” [1] 
公孫歸父由於他父親東門襄仲立了魯宣公,而受到宣公寵信,他想要去掉三桓以伸張公室的權力。 [2] 
前591年,公孫歸父和魯宣公策劃一番後,就受命到晉國去聘問,想要用晉國人的力量來去掉三桓。冬季,魯宣公逝世。季文子在朝廷上説:“讓我殺死嫡子立了庶子以失掉強大的援助的,就是襄仲啊!”於是就把襄仲的家族東門氏驅逐出國。 [2] 
公孫歸父回國,到達笙地,用帷幕遮住土壇,向他的副手舉行復命的禮節。覆命完了,脱去外衣,以麻束髮,回到自己的位置痛哭,頓腳三次退出。於是就逃亡到齊國。 [2] 
參考資料
  • 1.    《周語·劉康公論魯大夫儉與侈》:定王八年,使劉康公聘於魯,發幣於大夫。季文子、孟獻子皆儉,叔孫宣子、東門子家皆侈。    歸,王問魯大夫孰賢,對曰:“季、孟其長處魯乎!叔孫、東門其亡乎!若家不亡,身必不免。”王曰:“何故?”對曰:“臣聞之:為臣必臣,為君必君。寬肅宣惠,君也;敬恪恭儉,臣也。寬所以保本也,肅所以濟時也,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本有保則必固,時動而濟則無敗功,教施而宣則遍,惠以和民則阜。若本固而功成,施遍而民阜,乃可以長保民矣,其何事不徹?敬所以承命也,恪所以守業也,恭所以給事也,儉所以足用也。以敬承命則不違,以恪守業則不懈,以恭給事則寬於死,以儉足用則遠於憂。若承命不違,守業不懈,寬於死而遠於憂,則可以上下無隙矣,其何任不堪?上任事而徹,下能堪其任,所以為令聞長世也。今夫二子者儉,其能足用矣,用足則族可以庇。二子者侈,侈則不恤匱,匱而不恤,憂必及之,若是則必廣其身。且夫人臣而侈,國家弗堪,亡之道也。”王曰:“幾何?”對曰:“東門之位不若叔孫而泰侈焉,不可以事二君,叔孫之位不若季、孟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若皆蚤世猶可,若登年以載其毒,必亡。”
  • 2.    《左傳·宣公十八年》:公孫歸父以襄仲之立公也,有寵,欲去三桓以張公室。與公謀而聘於晉,欲以晉人去之。冬,公薨。季文子言於朝曰:「使我殺適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臧宣叔怒曰:「當其時不能治也,後之人何罪?子欲去之,許請去之。」遂逐東門氏。子家還,及笙,壇帷,覆命於介。既覆命,袒、括髮,即位哭,三踴而出。遂奔齊。書曰「歸父還自晉。」善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