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孫戍

鎖定
公孫戍:生卒年不詳。孟嘗君門人。部分史書有載其事蹟。
所處時代
戰國
本    名
公孫戍
性    別
出    處
戰國策齊策三之孟嘗君出行國至楚

目錄

公孫戍引言

話説孟嘗君出巡五國到楚國時,楚王欲獻象牀給孟嘗君,然而楚都的登徒官又不想送,當時就找了公孫戍,請令勿送孟嘗,事成則以寶劍相贈。公孫便極力勸説孟嘗君,使其欣然接受。具體詳見《戰國策齊策三之孟嘗君出行國至楚》。

公孫戍原文

孟嘗君出行國,至楚,獻象牀。郢之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見孟嘗君門人公孫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牀。象牀之直千金,傷此若髮漂,賣妻子不足償之。足下能使僕無行,先人有寶劍,願得獻之。”公孫曰:“諾。”
入見孟嘗君曰:“君豈受楚象牀哉?”孟嘗君曰:“然。”公孫戍曰:“臣願君勿受。”孟嘗君曰:“何哉?”公孫戍曰:“小國所以皆致相印於君者,聞君於齊能振達貧窮,有存亡繼絕之義。小國英桀之士,皆以國事累君,誠説君之義,慕君之廉也。今君到楚而受象牀,所未至之國,將何以待君?臣戍願君勿受。”孟嘗君曰:“諾。”
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牀,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公孫戍曰:“臣有大喜三,重之寶劍一。”孟嘗君曰:“何謂也?”公孫戍曰:“門下百數,莫敢入諫,臣獨入諫,臣一喜;諫而得聽,臣二喜;諫而止君之過,臣三喜。輸象牀,郢之登徒不欲行,許戍以先人之寶劍。”孟嘗君:“善,受之乎?”公孫戍曰:“未敢。”
曰:“急受之。”因書門版曰:“有能揚文之名,止文之過,私得寶於外者,疾入諫!”

公孫戍譯文

孟嘗君出巡五國,到達楚國時,楚王要送給他一張用象牙製成的牀。郢都一個以登徒為姓氏的人正好當班護送象牙牀,可是他不願意去,於是找到孟嘗君的門客公孫戌,與他商量此事。那人説:“我是郢人登徒,如今我當班護送象牙牀,以獻薛公,可是那牀價值千金,稍有損壞,即使賣掉了妻室兒女也賠不起。先生不如設法讓我免掉這個差使,願以先人寶劍為報。”公孫戌不假思索,很痛快的答應了。
於是公孫戌往見孟嘗君,説:“賢公準備接受楚人饋送的象牙牀嗎?”孟嘗君點頭言是。公孫戌勸他不要這樣做。孟嘗君向他詢問其中的緣故。公孫戌説:“五國之所以以相印授公,只是因為聽説您在齊地有憐恤孤貧的美德,在諸侯中有存亡繼絕的美名,五國君主這才以國事委公,這實在是仰慕您的仁義廉潔。況且您在楚國就接受了象牙牀這樣的重禮,巡行至其他小國,又拿什麼樣的禮物饋贈於您呢?所以臣希望您萬不可受人之禮。”孟嘗君很爽快的答應了。
公孫戌快步退了出去,走到中門,孟嘗君起了疑心,把他叫了回來:“先生叫田文勿受象牙牀之禮,這固然是一項很好的建議,但為何先生如此樂不可支呢?”公孫戌見隱瞞不得,便婉言辯道:“臣有三大喜事,外加更得一柄寶劍。”孟嘗君不解:“先生此話怎講?”公孫戌説:“賢公門下食客何止百人,卻只有臣敢於進諫,此喜之一;諫而能聽,此其二;諫而能止君之過,此其三。而為楚送象牙牀的登徒,不願意送牀。他曾答應事成之後,送臣一柄先人寶劍。”孟嘗君沒有惱怒,反有嘉許之色:“先生接受寶劍了沒有?”公孫戌説:“未得賢公許可,戌不敢接受饋贈。”孟嘗君催促他:“趕快收下!”因為這件事,孟嘗君在門扇上寫道:“誰能傳揚田文名聲,而諫止田文犯過,即使私自在外獲得珍寶,也可迅速來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