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

鎖定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是一項整體工程,不是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台的簡單相加,而是以有效滿足羣眾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將三大平台有機融合,使公共法律服務標準統一,協調一致,使羣眾的需求得到一網通辦,快捷辦理。 [1]  全國司法行政機關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全國已初步形成遍佈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全國已設立2900多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3.9萬多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覆蓋率分別達到99.97%和96.79%,65萬個村(居)配備了法律顧問。 [2] 
中文名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
相關依據
《關於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的指導意見》
開始時間
2018年10月
設置單位
司法部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背景

隨着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的不斷深入,人民羣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對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為適應新時代人民羣眾對公共法律服務提出的新要求,近年來,各地結合實際進行深入實踐探索,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台建設,一系列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進一步提升了廣大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1]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發展歷程

2018年10月,司法部出台的《關於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公共法律服務平台作出了部署。 [3]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各地狀況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廣東

廣東省司法廳認真貫徹司法部決策部署,把統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和水平提升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工作專班,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熱線平台一體化建設,基本建成“線上30秒、線下30分”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
據瞭解,廣東着力構建“統一受理、分類轉辦、及時跟蹤、統一反饋、實時監管、抽查回訪”的服務閉環,通過推進統一服務運營、統一調配資源、統一服務事項、統一服務形象、統一服務系統“五個統一”,實現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台互融共通,進而實現公眾需求多渠道響應、辦理事項有效流轉、服務資源合理配置、數據信息充分共享。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江西

江西省司法廳堅持從實際出發,集中力量搭建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台”,制定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方案,堅持線上線下並行、實體虛擬同步、前台後台聯動,“三台”同步,一體建設。
在此基礎上,江西省司法廳借鑑電商O2O模式,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和工作聯動機制,推動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台有效對接、智能聯動,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效能。建成全省司法行政數據中心和災備系統,包括監獄戒毒、社區矯正、律師、公證、法律援助等十大類37個重點數據庫,實現所有司法行政業務大數據的集中管理、省級存儲、分級共享。進而推進業務辦理大集成,推動各業務系統之間相互開放、資源共享,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湖南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司法局積極統籌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以平台建設為抓手,着力打造多層次、便捷化、精準性、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尤其是着力打造“區級-街道-社區(村)-志願點”等為主的四級立體化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構建服務羣眾“15分鐘服務圈”,讓基層羣眾隨時隨地都能找得到法律服務。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河南

河南省司法廳立足實際統籌推進,努力打造高質量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提供更高質量的公共法律服務,以公共法律服務平台為依託,努力延伸傳統法律服務陣地,為羣眾提供就近、便利、及時的法律服務,12348熱線開通10年來累計為羣眾提供諮詢200多萬次。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江蘇

江蘇省太倉市司法局主動適應人民羣眾對法治、公平、正義等民生關切不斷增長的趨勢,統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光輝工程”,全力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全域化、智能化、社會化建設,不斷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均等普惠水平,有效滿足廣大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太倉市率先建成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配備智慧小司機器人、互聯網無人律所、自助服務一體機,為羣眾提供自助法律服務和遠程公證、遠程調解、遠程會見等服務,讓“信息多跑路、羣眾少跑腿”。研發出“一呼百應”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提供在線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公證、人民調解等服務,實現了司法行政業務一站式掌上辦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