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前653年

鎖定
大事記
公元前653年是:周惠王二十四年;魯僖公七年;秦穆公七年;陳宣公四十年;蔡穆侯二十二年;鄭文公二十年;宋桓公二十九年;楚成王十九年;齊桓公三十三年;晉獻公二十四年;燕襄公五年;衞文公七年;曹昭公九年;杞成公二年。
中文名
公元前653年
事    記
春,齊人伐鄭
周惠王
二十四年
魯僖公
七年

公元前653年齊國討伐鄭國

孔叔言於鄭伯曰:“諺有之曰:'心則不競,何憚於病’。既不能強,又不能弱,所以斃也。國危矣,請下齊以救國。”公曰:“吾知其所由來矣。姑少待我。”對曰:“朝不及夕,何以待君?”夏,鄭殺申侯以説於齊,且用陳轅濤塗之譖也。初,申侯,申出也,有寵於楚文王。文王將死,與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後之人將求多於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既葬,出奔鄭,又有寵於厲公。子文聞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曰,'知臣莫若君’,弗可改也已”。盟於寧母,謀鄭故也。鄭伯使大子華聽命於會。言於齊侯曰:“洩氏、孔氏、子人氏三族,實違君命。若君去之以為成,我以鄭為內臣,君亦無所不利焉。”齊侯將許之。管仲曰:“君以禮與信屬諸侯,而以奸終之,無乃不可乎?子父不奸謂禮,守命共時謂信。違此二者,奸莫大焉。”公曰:“諸侯有討於鄭,未捷,今苟有釁,從之不亦可乎?”對曰:“君若綏之以德,加之以訓辭,而帥諸侯以討鄭,鄭將覆亡之不暇,豈敢不懼?若總其罪人以臨之,鄭有辭矣,何懼?且夫合諸侯以崇德也,會而列奸,何以示後嗣?夫諸侯之會,其德刑禮義,無國不記。記奸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記,非盛德也。君其勿許,鄭必受盟。夫子華既為大子而求介於大國,以弱其國,亦必不免。鄭有叔詹、堵叔、師叔三良為政,未可間也。”齊侯辭焉。子華由是得罪於鄭。—《左傳·僖公七年》 [1] 

公元前653年周惠王姬閬卒

太子姬鄭畏弟姬帶相逼,秘不發喪,告難於齊。周惠王去世,太子姬鄭害怕他的弟弟姬帶發難,因此秘不發喪,暗中尋求齊桓公支持。前652年,齊桓公召集宋、衞、許、魯、曹、陳等會盟於洮(今山東鄄城西南),使太子鄭繼為王,即周襄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