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前579年

鎖定
公元前579年是馬年(壬午年)!屬於公元前6世紀70年代,年號為[簡王]七年。
中文名
公元前579年
時間説明
公元前6世紀70年代
大事記
發生鄢陵之戰
登場人物
晉厲公楚共王
大事記
公元前579年是公元前6世紀70年代,發生了鄢陵之戰。 [1] 
弭兵會盟1、鄢陵之戰,春秋中期,晉、楚爭霸中原。周簡王七年(公元前 579年)雙方議和但都無誠意。十年,楚國進攻位於中原要衝的鄭、衞,迫鄭叛晉從楚。次年,晉厲公決心重振霸業,率兵伐鄭。楚共王得到消息,率楚軍及戎兵救鄭。兩軍戰於鄭地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
楚共王想在援晉的齊、魯、宋、衞軍隊到達之前,以優勢兵力速戰速決,於是挑選一個古代最忌用兵的晦日一一六月二十九日,利用早晨的大霧掩護楚軍迫近晉軍營壘佈陣。晉軍營前有一片泥沼,不便兵車機動,處境十分不利。有的將領主張堅守待援,暫不出戰。但晉厲公想,援軍到來尚需時日,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難以預料,決心與楚一戰。遂排除不戰意見,採納將士之謀:在營內佈陣,並立即着手改善條件,下令將營內井、灶填平,擴大了空間,就地將上、中、下、新四軍排列成陣。這樣,既解決了出營佈陣的困難,又可隱蔽自己的部署調整。楚共王登車觀察晉軍陣勢,看了半天也不得要領。晉厲公在楚舊臣苗責(奔)皇的陪同下,觀察楚軍陣勢,針對楚軍精鋭集中於中軍的情況,苗責皇建議:分晉軍精鋭加強兩翼,先攻破楚軍薄弱的左、右軍,爾後,集中力量圍殲其中軍。厲公採納了他的建議,迅速調整了部署。晉軍先發制人,開營發起進
公元前579年攻,沿泥沼兩側前進。楚共王晉厲公所在中軍兵力薄弱,率領王族親兵兵車及中軍攻擊晉厲公,被晉大夫魏錚射中左目而被迫後退,故未能及時支援兩翼。楚軍得知共王負傷。軍心動搖。晉軍趁勢猛攻楚左、右軍。楚右軍及鄭兵最先不支退卻,從而影響了中、左軍,楚軍陣勢大亂,傷亡慘重,公子伐被俘,只能收兵。晉軍亦停止進攻。經此一仗,楚軍雖然失利,但主力尚存,遂利用夜晚積極修整兵器,補充兵源,準備來日再戰。楚共王召集主帥子反商量應敵之策,子反卻因醉酒無法議事及指揮作戰,自料難以取勝,遂率軍回師。
2、第一次弭兵會盟 — 公元前579年,介於晉、楚兩大國之間的宋國大夫華元,既與晉國執政卿欒武子有交情,亦與楚國令尹子重交好。華元得知晉楚互派使臣之事,便於是年冬天,“如楚,遂如晉,合晉、楚之成。”華元奔走於晉、楚之間,以調解晉楚的關係,促成晉楚之和。魯成公十二年(前579),在華元的策劃下,晉卿士燮與楚公子罷、許偃在宋國的西門之外會盟。盟曰:“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災危,備救兇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墜其師,無克胙國。”
3、晉景公三年(公元前579年)司寇屠岸賈抄殺相國趙盾家族,家臣程嬰抱盾之孫趙武出逃,行至今黃安嶺、和安嶺。春秋末,成書的《山海經》中有“白馬山”、“牧馬水”(今南北河)
公元前579年 - 逝世
1、共公段在位13年,公元前579年卒,子平公成立(五十一世)。
晉楚爭霸的最後一幕
鄢陵之戰,發生於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六月鄢陵地區(今河南鄢陵西南)。是役,晉軍善察戰機,巧妙指揮,擊敗同自己爭霸中原的老對手——楚國,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區的優勢地位。這場戰爭後,晉、楚兩國都逐漸失去以武力爭霸中原的強大勢頭,中原戰場開始沉寂下來。
從這層意義上説,鄢陵之戰堪稱為當時晉楚爭霸的最後一幕。
公元前578年,晉國取得對秦麻隧之戰勝利後,已處於爭霸的最有利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時期。這時,秦被打敗,一時無力東顧;齊、晉同盟正處於鞏固階段;中原中小諸侯國皆臣服於晉;南方的吳國和晉攜手,與楚為敵。晉國只待有利時機出現,即可與楚一戰,以進一步鞏固自己在中原地區的霸權。鄢陵之戰就是這一歷史背景下的必然產物。
周簡王九年(公元前577年),鄭國興兵攻打許國,攻入許都外城,許被迫割地媾和。許為楚國的附庸,鄭國的行動自然要引起楚的干涉。於是,次年楚國便起兵攻打鄭國,迫使它屈服於己。鄭國叛晉後,仗恃有楚國作後盾,興師進攻宋國。鄭國的所作所為,直接違反了諸侯的盟約,且為楚國勢力的北上提供了便利條件。對此晉國自然不能坐視不管,於是下決心討伐鄭國:以欒書為中軍帥,並聯合齊、魯、衞等國一道出兵殺向鄭國,時在公元前575年。
楚共王聽説晉國出兵,也不甘示弱,親自統率楚軍及鄭軍、夷兵,以司馬子反為中軍帥,迅速北上援救鄭國,兩國軍隊於是便在鄭地鄢陵相遭遇。
當時晉國的盟軍齊、魯、衞軍尚在開赴鄢陵的途中,針對這一情況,楚軍統帥部作出決策:乘齊魯各國軍隊未到達戰場之前,先集中優勢兵力擊破晉軍,把握軍事上的主動權。
為此,楚軍於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六月二十九日,趁晉軍不備,利用晨霧作為掩護,突然迫近晉軍營壘佈列,以期同晉軍速決速勝。
晉軍此時未見盟軍援兵抵達,加之營壘前方有泥沼,楚軍逼近,兵車無法出營列陣,處於不利的地位。鑑於這種形勢,晉軍主帥欒書主張固守待援,“楚軍輕窕,固壘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勝焉。”然而新軍統帥郤至則認為,楚軍有諸多弱點,具體説來:①楚軍中軍帥子反和左軍帥子重關係不好;②楚王的親兵老舊不精良;③鄭軍列陣不整;④隨楚出征的蠻軍不懂得陣法;⑤楚軍佈陣於無月光之夜,實不吉利;⑥楚軍佈陣後,陣中士卒喧譁不靜,秩序混亂。指出如此雜亂無章的軍隊一旦投入戰鬥,必然是互相觀望,沒有鬥志,我軍若乘此機會發動進攻,一定能夠把他們擊敗。因此主張利用楚軍的弱點,先發制人,主動進攻楚軍。
晉厲公認為郤至所言很在理,於是改變先前固守待援、後發制人的計劃,決心趨利避害,立即與楚軍決戰。隨即便在營壘中填平井灶,擴大列陣的空間,調動上、中、下軍及新軍佈列陣勢。
雙方在決戰前夕都進行了戰場偵察活動。楚軍方面,楚共王在晉國叛臣伯州犁陪同下,登上巢車,觀察晉軍在陣營內的動靜。伯州犁向楚共王逐一解釋晉軍活動的性質和目的,介紹晉軍的臨戰準備情況。然而,楚軍並未能由此而判明晉軍的作戰意圖,並做出相應的準備。另一邊晉軍方面,晉厲公也在楚舊臣苗賁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觀察楚軍的陣勢。苗賁皇熟悉楚軍內情,這時便向晉厲公提出建議道:楚軍的精鋭是在中軍的王族部隊,晉軍據此應該先以精鋭部隊分擊楚的左右軍,得手後,再合軍集中攻擊楚中軍。認為這樣一定能大敗楚軍。
晉厲公和欒書欣然採納這一建議,及時改變原有陣勢,即由中軍將、佐各率精鋭一部加強左右兩翼。確定了首先擊破楚軍中薄弱的左、右軍,爾後圍殲其中軍的作戰方案。部署既定,晉軍遂在營內開闢通道,迅速出營,繞營前泥沼兩側向楚軍發起進攻。
楚共王望見晉厲公所在的晉中軍兵力薄弱,即率中軍攻打,企圖先擊敗晉中軍,結果遭到晉軍的頑強抗擊。晉將魏錡用箭射傷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軍後退,未及支援兩翼。
楚共王中箭負傷的消息很快傳遍楚軍,造成人心浮動。晉軍乘勢猛攻楚左、右軍,楚軍抵擋不住,被逼到不便通行的地形上,陷入被動,陣勢大亂,紛紛向潁水北岸方向敗退。雙方從清晨一直打到夜幕降臨,楚軍損失很大,公子茂也成了晉軍的俘虜。楚共王只得收兵,而晉軍見天色已黑,也暫時中止了追擊。
當天夜裏,楚中軍帥子反檢查救護傷兵,補充兵卒戰車,修理甲冑兵器,整頓部隊,準備明日再戰。晉軍方面見楚還不服輸,也積極行動起來,補充軍隊,秣馬厲兵,準備來日再一決雌雄。楚共王聽到晉軍備戰的消息,心裏不安,急忙召見子反商量對策。但這時子反卻因多飲了兩盅,大醉卧帳,不能應召。楚共王見元帥如此,不禁心灰意懶,自料再戰也佔不到什麼便宜,於是率軍宵遁。撤退到瑕地時,楚中軍帥子反引咎自殺身死。
次日,晉軍勝利進佔楚軍營地,食用楚軍留下的糧食,在那裏休整3日後凱旋迴師。鄢陵之戰,至此以晉軍的勝利而結束了。
鄢陵之戰,是晉楚爭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兩國軍隊主力會戰,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標誌着楚國對中原的爭奪從此走向頹勢;晉國方面雖然藉此得以重整霸業(即所謂的晉悼公復霸),但其對中原諸侯的控制力也逐漸減弱了。
楚軍遭到這場會戰失敗的原因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2] 
(一)倉猝興師,行軍太急,“其行速,過險而不整”(《左傳·成公十六年》),造成軍隊疲勞
(二)一味強調趕在齊、魯等國軍隊到達前與晉軍會戰,過於急躁;
(三)未能判明晉軍作戰意圖,並採取相應的行動;
(四)會戰中缺乏權宜機變能力,以致被動挨打;
(五)主帥子反不守軍紀,醉酒誤事,致使楚共王喪失再戰信心。
晉軍在此戰中表現出較高的作戰指導能力:它出動軍隊及時,“先據戰地以待敵”,贏得一定的主動。在會戰中,既能根據楚軍的陣勢和地形特點,又能當機立斷,先發制人。並及時改變部署,加強兩翼,先弱後強,從而一舉擊敗楚軍。
選自《影響中國的100次戰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