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信力的法律構造

鎖定
《公信力的法律構造》是2004年8月1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金強。本書主要講述了公信力和法律的聯繫以及公信力的不同體現方式等相關專業知識。 [1] 
中文名
公信力的法律構造
作    者
葉金強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08月01日
頁    數
266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ISBN
9787301075586

公信力的法律構造內容簡介

《公信力的法律構造》是關於物權表徵方式之公信力的專題研究,全書從物權表徵方式與公示,公信原則的關係入手,區分特權的靜態“表徵”與動態“公示”,闡明二者與公信力之間的聯繫。隨後,探討了公信力承認之基礎,以及不同特權變動立法模式之下,公信力的不同體現方式。在此基礎上,《公信力的法律構造》集中筆墨對公信力的具體構造予以展開,詳細分析了作為公信力之體現的善意取得制度。最後,探討了公信力與物權行為無因原則的關係,從立法論的角度,主張以公信力替代無因原則,以建立保護交易安全的彈性框架,並建議採行要因形式主義的特權變動立法模式。

公信力的法律構造作者簡介

葉金強,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商法博士生。主要從事民法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著有《合同法學》(合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擔保法原理》。《比較法研究》、《中外法學》、《現代法學》、《私法研究》、《南京大學法律評論》等雜誌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公信力的法律構造目錄

第一章物權表徵方式與公示、公信原則
第一節權利及其表徵方式
第二節 物權變動公示與公信原則
第二章公信力承認之基礎
第一節 公信力承認之基礎:經濟分析的視角
第二節公信力承認之基礎:社會學的視角
第三章公信力與物權變動立法模式
第一節意思主義與形式主義之對立
第二節 不同立法模式適用效果之比較
第三節公信力與物權變動立法模式
第四章 佔有之公信力:動產善意取得制度
第一節 制度背景及其基礎分析
第二節法律構成
第三節法律效果
第四節動產他物權的善意取得
第五節動產善意取得之例外
第六節 善意取得與合同效力
第五章 登記之公信力: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
第一節制度背景及基礎分析
第二節法律構成
第三節法律效果
第四節不動產佔有的法律意義
第六章公信力與物權行為無因原則
第一節物權行為理論:基本框架
第二節物權行為:獨立與否、有因還是無因
第三節 以公信力制度替代無因原則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