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月之光

(200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八月之光》是200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 威廉·福克納,譯者是藍仁哲。 [1] 
中文名
八月之光
作    者
威廉·福克納
譯    者
藍仁哲
出版時間
2008年7月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頁    數
340 頁
ISBN
9787532745029
定    價
19 元
裝    幀
平裝

八月之光內容簡介

《八月之光》是福克納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營造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中佔有重要位置。故事主要分兩條線索,一條的講是克里斯默斯,他從小被送進孤兒院,因為被懷疑是“黑白混血兒”而從此失去了“身份”,受到社會種種虐待,最終促使他殺死了最後相遇的白種情人而被白人處死。另一條講的是農村姑娘莉娜與情人相戀,懷孕後遭到遺棄,徒步來到傑弗生鎮尋找情人。小説通過傑弗生鎮十天的社會生活的描述,揭示了幾個主要人特的一生極其三代家史,體現了人類“心靈深處的亙古至今的真實情感、愛情、同情,自豪、憐憫之心和犧牲精神”,表明了作家反對種族偏見和宗教偏見的態度。這部小説以多重敍事角度和情節結構聞名。作家對小説文本的無限可能性進行了前衞性的試驗。 [1] 

八月之光作者簡介

威廉·福克納(Willian Faulkner 1897~1962),美國小説家。出生於沒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加拿大空軍中服役,戰後曾在大學肄業一年,1925年後專門從事創作。他被西方文學界視作“現代的經典作家”。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説和70多篇短篇小説。其中絕大多數故事發生在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被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這部世系主要寫該縣及傑弗遜鎮不同社會階層的若干家庭幾代人的故事。時間從獨立戰爭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場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現,實為一部多卷體的美國南方社會變遷的歷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寫傑弗遜鎮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沒落及成員的精神狀態和生活遭遇的《喧譁與騷動》(又譯《聲音與瘋狂》1929);寫安斯·本德侖偕兒子運送妻子靈柩回傑弗遜安葬途中經歷種種磨難的《我彌留之際》(1930);寫孤兒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種族偏見的播弄、虐待下悲慘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寫一個有罪孽的莊園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莊園的毀滅性結局的《押沙龍,押沙龍!》(1936);寫新興資產階級弗萊姆·斯諾普斯的冷酷無情及其必然結局的《斯諾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鎮》1957,《大宅》1959)等。
福克納194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