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廓南街16號

鎖定
《八廓南街16號》是由段錦川執導的紀錄電影,於1997年在法國真實電影節上映 [1] 
該片記錄了位於拉薩廓南街16號的居委會的日常工作 [1] 
中文名
八廓南街16號
外文名
No. 16, Barkhor South Street
類    型
紀錄片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
西藏拉薩
導    演
段錦川
片    長
100 分鐘
上映時間
1997年
對白語言
藏語
出品時間
1996年

八廓南街16號劇情簡介

八廓街是環繞拉薩大昭寺的一條街道,人們都認為八廓街是拉薩的中心。八廓南街16號是一個古老的院落,八廓街四個居委會之一的八廓居委會就在這個院子中辦公。這個居委會以及在這裏工作的人員是本片的主要角色。從治安管理到計劃生育婦女兒童問題,從人口管理到商業攤點整治,從解決居民糾紛到文化掃盲,居委會的權利和事務是極其具體而且瑣碎的 [2] 

八廓南街16號幕後製作

相關照片
相關照片(5張)
在日本山形電影節上看過懷斯曼等人執導的紀錄片後,段錦川受到很大的啓發,便決定拍攝紀錄片《八廓南街16號》。從1994年底,該片正式開拍。段錦川和攝影師在拉薩中心的廓南街16號居委會駐紮下來,他們像上班一樣每天準時趕到居委會,每天在那兒耗着,喝茶,聊天,完全變成居委會的人了。段錦川的拍攝原則是,對拍攝對象不進行任何干預,除了跟攝影師有一些眼神的交流,大多時候完全是一種被動拍攝。到1995年10月,段錦川完成了該片的拍攝工作。一共拍了18盤錄像帶,素材長達400分鐘,經過後期剪輯後成片是100分鐘,片比達4:1 [1] 

八廓南街16號主創團隊

導演
段錦川 [1] 
攝影
rDor-rje
製片
Thashi-Dawa (bKra-shis-zia-wa),Wei Bin
策劃
段錦川
剪輯
段錦川 [3] 

八廓南街16號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備註
1997年
法國真實電影節真實電影大獎
《八廓南街16號》
獲獎 [1] 

八廓南街16號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
地點
1997年
法國真實電影節
1997年
山行紀錄片節 [3] 
1997年
台灣紀錄片節 [4] 
2010年
埃默裏大學第2屆藏族電影節

八廓南街16號作品評價

紀錄片《八廓南街16號》影像樸素,觀眾很容易被那些流暢地組接在一起的質樸的場景和故事打動,該片不像是由漢人導演拍出來的作品。《八廓南街16號》是肇始於20時間60年代的“直接電影”在中國的一次成熟的操練 [1]  。該片恰到好處地運用了“直接電影”的拍攝手法,將鉅變中的拉薩從微觀中客觀記錄。這不管對於中國的政府和民眾來説,都具有巨大的保存價值。從《八廓南街16號》中窺視現實的社會問題、理解社會的發展道路,對於人們更好的認識整個社會、調查拉薩的市民羣體,都具有極大的價值 [2] (中國網絡電視台、中國文明網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