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六子·倚危亭

鎖定
《八六子·倚危亭》是北宋秦觀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寫別後相思,上片寫與佳人分別,點出離恨;下片追憶昔時歡樂,別後之苦,感嘆現實之悲,表達了詞人離別後的悵惘與傷感。 [7]  整首詞纏綿悱惻,柔婉含蓄,融情於景,抒發了對佳人的深深追念,鮮明地體現了秦觀婉約詞情韻兼備的藝術特徵。 [6] 
作品名稱
八六子·倚危亭
出    處
全宋詞
作    者
秦觀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八六子·倚危亭作品原文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絃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1] 

八六子·倚危亭註釋譯文

八六子·倚危亭詞句註釋

①八六子:詞牌名,又名“感黃鸝”,唐杜牧創調,雙調九十字。此首別誤入侯文燦《十名家詞》本賀鑄《東山詞》。 [2] 
②危亭:高亭。 [1] 
③恨如芳草:化用五代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芳草,更行更遠還生。” [2] 
④萋萋:一作“悽悽”。茂盛貌。 [2]  [3] 
⑤剗(chǎn):同“鏟”。 [4] 
⑥青驄(cōng):毛色青白相間的馬。此代指遠行之人。 [1] 
⑦紅袂(mèi):紅袖,指女子,情人。 [4] 
⑧愴(chuàng)然:悲傷失意的樣子。 [3] 
⑨娉(pīng)婷:美貌,指美人。 [4] 
⑩春風十里柔情:化用唐杜牧《贈別》詩:“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詩意。 [2] 
⑪怎奈向:即怎奈、如何。宋人方言,“向”字為語尾助詞。 [4] 
⑫素絃聲斷:琴聲已斷,言美人自別後再無心彈琴。素弦:琴絃。 [3] 
⑬翠綃:碧絲紗巾,此指定情的手帕。 [1] 
⑭銷凝:消魂凝恨。 [4] 
⑮黃鸝:又名黃鶯。 [4] 

八六子·倚危亭白話譯文

我獨自靠在危亭子上,那怨情就像春草,剛剛被清理,不知不覺又已長出來。一想到在柳樹外騎馬分別的場景,一想到水邊與那位紅袖佳人分別的情形,我就傷感不已。
佳人,上天為何賜你如此美麗?讓我深深投入無力自拔?當年在夜月裏,我們共同醉入一簾幽夢,温柔的春風吹拂着你和我。真是無可奈何,往日的歡樂都伴隨着流水遠去,綠紗巾上的香味漸漸淡去,再也聽不到你那悦耳的琴聲。如今已到了暮春時分,片片殘紅在夜色中飛揚,點點細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霧氣一片迷迷濛濛。我的愁思正濃,忽然又傳來黃鸝的啼叫聲,一聲一聲。 [4] 

八六子·倚危亭創作背景

此為秦觀創作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的懷人之作。其時秦觀尚未登進士第,更未能謀得一官半職,憶想以往與佳人歡娛的美好時光,展望今後路程,慨嘆良多,而作此詞。 [2] 

八六子·倚危亭作品鑑賞

八六子·倚危亭文學賞析

此詞表達作者與他曾經愛戀的一位歌女之間的離別相思之情。全詞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間繪景敍事,或回溯別前之歡,或追憶離後之苦,或感嘆現實之悲,委婉曲折,道盡心中一個“恨”字。
首先,秦觀詞最大的特色是“專主情致”。抒情性原本就是詞長於詩的特點,秦觀則將詞的這一特長加以光大,在這首詞中體現得十分明顯。詞的上片臨亭遠眺,回憶與佳人分手,以情直入,點出詞眼在於一個“恨”字。以“芳草”隱喻離恨,又是眼前的景物。憶及“柳外”“水邊”分手之時詞人以“愴然暗驚”抒發感受,落到現實,無限悽楚。詞的下片則設情境寫“恨”。用“怎奈”“那堪”“黃鸝又啼數聲”等詞句進一步把與佳人分手之後的離愁別緒與仕途不順,有才得不到施展的身世之“恨”,融於一處,並使之具體化、形象化,達到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其次,這首詞的意境藴藉含蓄,情致悠長,耐人尋味。秦觀善於通過悽迷、朦朧的意境來傳達自己傷感、迷惘的意緒。在這首詞中,上片以“萋萋剗盡還生”的芳草寫離恨,使人感到詞人的離別之恨就象原上之草,春風吹又生,生生不滅。下片創設了三個情境具體表現這一點:“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的歡娛都隨流水而去,“素絃聲斷,翠綃香減”,詞人對好景不長、離別在即的無奈溢於言表,此其一;其二是離別之時情境的渲染,“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詞人以悽迷之景寓悵惘、傷感之情,意藴十分豐富,是極妙的景語;其三,結尾二句,以景結情,急轉直下,聲情並茂,“銷凝之時,黃鸝又啼數聲”,一“又”字,既與起筆“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遙相呼應,又再次突出了前面所述的兩種情境,意藴境中,韻逸言外,悽楚傷感之思自在其中。作者善用畫面説話,舉重若輕,寄凝重之思於輕靈的筆觸之中,如游龍飛空,似春風拂柳。
最後,這首詞的語言清新自然,情辭相稱,精工而無斧鑿之痕。這首詞中“飛花弄晚”“殘雨籠晴”這二句是互文的,意思是飛花殘雨在逗弄晚晴。這裏的一“弄”一“籠”,既音韻和諧,又能使人產生無限想象,十分貼切生動。 [4] 

八六子·倚危亭名家點評

南宋文學家洪邁:秦少游《八六子》詞雲:“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語句清峭,為名流推激。予家舊有建本《蘭畹曲集》,載杜牧之一詞,但記其末句雲:“正銷魂,梧桐又移翠陰。”秦公蓋效之,似差不及也。(《容齋四筆》卷十三) [5] 
南宋詞人張炎:離情當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煉,得言外意。(《詞源》卷下) [5] 

八六子·倚危亭作者簡介

作者秦觀 作者秦觀
秦觀(1049年—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遊、太虛,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目為元祐黨人,紹聖後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8] 
參考資料
  • 1.    傅德岷著.唐詩宋詞鑑賞辭典.成都:巴蜀書社,2017.09:第378-379頁
  • 2.    陳虎.宋詞三百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21.04:第86-87頁
  • 3.    楊海明著.宋詞三百首新注.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20.07:第65-66頁
  • 4.    孟祥寶主編.宋代名家詩詞賞析.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7.10:第120-122頁
  • 5.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秦觀詩詞鑑賞辭典 珍藏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05:第26-28頁
  • 6.    上強村民著.無障礙讀經典 宋詞三百首.長春:長春出版社,2018.01:第88-89頁
  • 7.    (清)上強村民編選.宋詞三百首.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03:第103頁
  • 8.    夏於全.唐詩宋詞(第十卷).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2.04:第1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