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安鎮

(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下轄鎮)

鎖定
全安鎮處在市中區西北部,由於全安橋在此得名。全安鎮距離市中區(城東街道)7.64km,東鄰史家鎮(市中區)、靖民鎮(市中區),南連白馬鎮(市中區)、朝陽鎮(市中區),西接陳家鎮資中縣),北靠公民鎮(資中縣),S56(內榮高速)(內江——榮縣)、XK01(內資公路)(內江——資中)、XK06(白朝公路)(白馬——朝陽)穿境而過,幅員面積26.99k㎡,可從內榮高速黃河湖收費站到達。全安鎮户籍人口25331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管轄2個社區(全安社區、雞公店社區)、11個行政村(獅灣村、平湖村、灣橋村、吼衝村、洪壩村、花洞村、餘壩村、鳳鳴村、王板橋村、天台村、書房灣村)。
中文名
全安鎮
外文名
Quanan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內江市市中區
地理位置
內江市市中區西北部
面    積
26.99k㎡ [1]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老街75號
電話區號
0832
郵政編碼
641007
人口數量
25331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 [1] 
車牌代碼
川K

全安鎮歷史沿革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發《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內江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11號),批覆撤銷鳳鳴鎮,將原鳳鳴鎮雞公店社區、鳳鳴村、王板橋村、天台村、書房灣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全安鎮管轄。 [2] 

全安鎮行政區劃

全安鎮人民政府駐地老街75號。 [2] 

全安鎮社會事業

全安鎮 全安鎮
全安鎮2010年1月15日舉辦了內江市“大地情深--送戲送書送文化到農村”系列活,此次系列活動包括了文學座談會、文藝演出、作家採風、慰問孤寡老人。文學座談會上,司馬進副區長對全安鎮經濟、文化各方面發展表示充分肯定,要求全安鎮在市、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進一步發展文化事業。市文化局黃剛局長認為全安鎮綜合文化站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要求全安鎮進一步加強文化專業人才及骨幹的培養。座談會上,內江市文藝工作者、知名作家交流了文學創作經驗,全安鎮初級中學介紹了晨塵文學社的發展狀況,市文化局向全安鎮捐贈了價值近5000元的242本圖書,區文體局捐贈了字畫和春聯,氣氛熱絡的捐書、贈畫場面及學生提問環節成為座談會的亮點。在全安初中,市文化局和全安鎮政府共同開展了文藝演出活動,共有2000餘人現場觀看,豐富多彩的節目受到廣大幹部羣眾和師生的喜愛。黃剛局長一行參觀伍祠新村之後,還帶領文藝工作者一行到全安鎮敬老院為孤寡老人進行了慰問表演,並組織現場進行愛心捐款3401元。此次系列活動受到了幹部羣眾的廣泛好評,也拉開了全市春節送文化下鄉活動的序幕。 [3] 

全安鎮科技事業

2008年8月14日,應內江市科技局邀請,省農科院紀委書記官明家、省農科院原副院長譚中和研究員、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甘炳成等8人組成的專家組,深入內江市市中區全安鎮吼衝村參加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技術指導和測產驗收。內江市科技局局長呂芙蓉主持測產驗收會,市農業局局長李尚平、市科技局紀檢組長黎曉東、市中區政府副區長司馬進、市中區科技局、市中區農業局及部分鄉鎮有關領導和農技人員共60餘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內江市中區科技局局長王昭夏向專家組彙報了市中區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技術推廣情況。內江市科技局局長呂芙蓉介紹了全市優化節水農業技術集成模式,促進現代節水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示範推廣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自2007年資中縣、市中區分別被列為全省、全市現代節水農業示範縣(區),2008年資中縣、威遠縣被列入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四川季節性乾旱區糧食作物綜合節水技術研究與示範》確定的示範區以來,各級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化宣傳,迅速啓動了示範推廣工作。聘請了省農科院土肥研究所副研究員呂世華等120名科技特派員參與節水農業技術指導和推廣。全市已建成5個現代節水農業技術示範區和20個示範點,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核心區示範面積1萬畝,輻射帶動農民發展4萬畝。顯著提升了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糧食產量,增強了農民科技致富意識,創新了科技服務模式。
專家組現場選取了採用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栽培技術的內江市市中區全安鎮吼衝村農户稻田進行測產驗收,結果為畝產達729公斤,較正常年份該地區未覆膜水稻畝增產200餘公斤;預計蓄留再生稻畝產150公斤,較未覆膜再生稻畝增產50餘公斤,合計覆膜水稻畝增產250餘公斤,增收450餘元。專家組認為,通過在內江市組織實施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技術示範,反映出該技術具有顯著的增温、保濕、抗旱、抑制雜草、早熟和增產效果,有利再生稻高產,在我省常年乾旱缺水的丘陵及盆周山區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專家組希望內江市科技部門和農業部門加大該技術推廣應用步伐,努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