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鎖定
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sign Competition, 簡稱CPEDC)是由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石油教育學會聯合主辦的一項導向性、示範性、羣眾性的石油類競賽活動 [1]  。大賽旨在追求卓越,目的是為了打造高素質石油人才,鍛鍊和提升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科技創新型、工程實踐型和團隊協作型的卓越石油工程師 [2] 
大賽自2010年起,每年舉辦一屆,已成功舉辦十屆。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專科生均可參賽,可組隊或個人形式參加,可跨學科跨校組隊。參賽人員需按每屆大賽發佈的實施方案中的要求,完成並提交作品。大賽最高獎項為“卓越杯”,還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組織工作先進個人等 [3] 
第十一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系列活動已於3月16日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大賽以“恰百年風華 譜卓越新篇”為主題,為石油學子打造了學術交流平台,為高校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將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週年獻禮。 [4] 
中文名
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外文名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sign Competition
別    名
CPEDC
設計大賽
主辦單位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石油教育學會 [1] 
支持單位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斯倫貝謝 [5] 
承辦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6] 
舉辦時間
每年3至6月
賽題設置
方案設計類(綜合組、單項組、創新組)、軟件開發類
參賽對象
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和專科生
大賽獎項
卓越杯、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大賽背景

隨着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已成為世界各國重要的戰略物資,在國家能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顯。當前,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已進入平緩期,非常規油氣資源逐漸成為油氣開發的熱點。這既對固有的開發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也使油氣田開發設計由原來的主要滿足使用功能轉變為一項需綜合考慮鑽井效率、儲層保護採收率、經濟效益等多方面要求的工作,對設計者的專業知識水平、總體規劃程度、創新性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 [7]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石油教育學會聯合發起主辦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系列活動,旨在通過大賽及相關活動培養優秀的石油工程師 [1]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大賽名稱及標誌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中文名稱

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8]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英文名稱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sign Competition
縮寫:CPEDC
第十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第十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大賽組織機構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主辦單位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支持單位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油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和斯倫貝謝公司。 [5]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承辦單位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大賽安排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實施方案

大賽每年於3月左右發佈“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由大賽組委會依據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章程制定,當年的大賽將依據實施方案完成賽題發佈、作品認定、作品提交、總決賽等主要流程。實施方案包括大賽簡介、賽題、評審流程、獎項設置、日程安排等內容,並附組委會的聯繫方式。 [3]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參賽對象

大賽主要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校研究生,鼓勵本科生和專科生參加。參賽學生需根據參賽組別組成 1-5 人的團隊,學歷構成不限。選手可同時參加兩個類別的比賽,但同一類別內,只能選擇參加其中 1 個組別。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網上報名

大賽採取網上報名的方式。每年3至4月間(具體時間段以當屆實施方案為準),參賽學生可登陸大賽官網,點擊“網上報名”進行在線註冊並報名。報名之後,大賽組委會向各高校核實報名信息,並在網上公佈成功報名參賽隊伍名單。未經審批的報名信息,大賽組委會視為無效信息。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賽題發佈

賽題分為方案設計類和軟件開發類兩大類。
(1)方案設計類
大賽專家委員會提供現場油(氣)田區塊的地質資料,參賽學生完成油(氣)田開發方案設計,主要包括油(氣)藏工程、鑽完井工程、採油(氣)工程、地面工程和HSE與經濟評價等部分設計,賽題設置綜合組、單項組和創新組,每人只限參加方案設計類一個組別的比賽。
(2)軟件開發類
選手根據賽題主題要求,基於斯倫貝謝公司的Ocean平台進行軟件開發,作品完成後,提交插件程序、代碼、用户手冊等。 [3]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作品提交及有效作品認定

參賽學生按官網提供的內容要求、格式要求和提交要求成功地提交論文後,大賽專家委員會將對各分賽區提交的作品進行認定,選出有效作品。
大賽要求內容完整,方案設計類作品應按照《斬獲卓越杯——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指南》 [9]  中方案設計類作品寫作指南完成,創新組作品應有詳細的説明書及必須的附件。設計方案必須有詳細的計算過程和充分的論證。大賽強調作品原創、禁止抄襲,創新組作品禁止使用已有專利、著作或論文。若引用他人成果,需説明並指明出處。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分賽區評審

各分賽區依據評審標準完成賽區有效作品的評審,產生晉級總決賽作品、全國三等獎、鼓勵獎和成功參與獎。其中,方案設計類由各分賽區組織評委評審;軟件開發類由斯倫貝謝公司組織評審。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

晉級團隊將在全國總決賽期間進行現場答辯,答辯分現場陳述和問答環節。專家委員會對團隊答辯情況進行打分,由評分得出一等獎、二等獎和部分三等獎,並從方案設計類綜合組一等獎中選出一組獲得卓越杯。大賽官方還將通過媒體展示晉級團隊的優秀風采。
全國總決賽一般於5月底或6月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辦,總決賽包括現場陳述和評為問答兩個環節,由大賽組委會統一安排。現場答辯隊伍需準備答辯相關材料。 [10]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組委會會議

組委會會議常於每年總決賽結束後舉行。組委會會議將審議大賽籌備工作報告,審議大賽專家委員會評審工作報告,審議大賽章程,研討大賽發展等。大賽組委會主任、委員,各主辦單位、支持單位和各分賽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將參加會議。 [11] 
第九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組委會會議 第九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組委會會議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頒獎大會

每屆大賽的頒獎大會於組委會會議後,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隆重舉辦。頒獎大會包括為大賽獲獎團隊領獎,主辦單位、支持單位和承辦單位領導致辭和講話,參會領導和嘉賓為或將高校、團隊和受表彰個人代表頒獎、“卓越杯”團隊作品展示等事項 [12]  。第十屆大賽的頒獎晚會因疫情原因取消,卓越杯獎項在總決賽答辯後宣佈 [13] 
歷屆大賽“卓越杯”獲獎瞬間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系列活動

據悉,為了加強學術和人文交流,在主體賽事之外,大賽還將聯合其他機構舉辦全國石油高校石油文化作品展、全國石油工程知識競賽、國際石油工程知識競賽、SPE文化之夜、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案例分析大賽、企業人才見面會等多項活動,以及9場相關配套活動。 [5] 
大賽系列活動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獎項設置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團體獎項

大賽對各參賽單位實行積分制,按獲獎等級進行計分,依據大賽實施方案中提供的積分規則,評選出團體金獎、團體銀獎和團體銅獎各1項;並選出優秀組織獎,以表彰在大賽宣傳、組織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單位 [3]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單項獎項:方案設計類

(1)方案設計類
綜合組獎項設置 [3] 
獎項
數量
獎品
卓越杯
1 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一等獎
7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二等獎
不超過16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三等獎
佔有效作品數的20%
獲獎證書
鼓勵獎
佔有效作品數的20%
獲獎證書
成功參賽獎
除以上獎項外的有效作品
獲獎證書
單項組獎項設置 [3] 
獎項
數量
獎品
一等獎
8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二等獎
不超過24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三等獎
佔有效作品數的20%
獲獎證書
鼓勵獎
佔有效作品數的20%
獲獎證書
成功參賽獎
除以上獎項外的有效作品
獲獎證書
創新組獎項設置 [3] 
獎項
數量
獎品
一等獎
4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二等獎
不超過12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三等獎
佔有效作品數的20%
獲獎證書
鼓勵獎
佔有效作品數的20%
獲獎證書
成功參賽獎
除以上獎項外的有效作品
獲獎證書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單項獎項:軟件開發類

軟件開發類共包含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獎勵由斯倫貝謝公司贊助 [3] 
獎項
數量
獎品
一等獎
1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二等獎
2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三等獎
3組
獲獎證書及獎金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其他獎項

大賽除上述獎勵外,還將評選出若干優秀指導教師獎、組織工作先進個人和優秀志願者獎等 [3]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歷屆“卓越杯”獲獎情況

“卓越杯”是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特等獎的別稱。通常於每年總決賽答辯後,專家委員會按相關評分標準,從方案設計類綜合組一等獎團隊中選出一組獲得“卓越杯”。 [3] 
歷屆“卓越杯”獲得團隊及所在單位
屆數
獲獎團隊
單位
第十一屆
探海先鋒
第十屆
The-A
第九屆
阿司匹林
第八屆
開拓者
第七屆
地下河
第六屆
深藍
第五屆
朝氣蓬勃
第四屆
博研
第三屆
石大黑金
第二屆
西油設計
首屆
振石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歷屆大賽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歷屆大賽主題

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歷屆主題
屆數
大賽主題
第十一屆
恰百年風華 譜卓越新篇 [27] 
第十屆
十年一劍,卓越常新 [4] 
第九屆
禮讚新中國,逐夢新時代 [5] 
第八屆
不忘初心 卓越常青 [6] 
第七屆
深植朔漠 匠造卓越 [22] 
第六屆
劍指深海 問鼎卓越 [17]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第十屆

第十一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第十一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十年堅持!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品牌 [4] 
人民網北京6月16日電 歷時三個多月的第十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下稱大賽)於6月14日在線落幕。
第十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系列活動已於6月14日正式在線落幕。本屆大賽以“十年一劍,卓越常新”為主題,在疫情特殊時期,以線上方式高質量地完成了總決賽、企業人才見面會、全國石油工程知識競賽、石油文化作品展、全國博士生論壇等十週年系列活動。大賽為石油學子打造了學術交流平台,為高校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悉,大賽共有來自國內外32所高校的5000餘名學生和700餘名指導教師參與,來自西南石油大學的團隊最後獲得了卓越杯。
第九屆
多家媒體報道第九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23] 
據澎湃新聞網站消息,(2019年)5月19日,歷時兩個多月的第九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在石大落幕。本次大賽由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石油學會和中國石油教育學會聯合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承辦。
大賽以“禮讚新中國,逐夢新時代”為主題,共有來自國內34所高校、國外7所高校的4000餘名學生和800餘名指導教師參與到活動中來,共提交有效作品1273份,有78支隊伍入圍全國總決賽,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團隊獲得卓越杯。大賽同時還揭曉並頒發了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團體總分獎、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以及先進個人等獎項。
本屆大賽在主體賽事之外,還舉辦了全國石油高校石油文化作品展、“寧波鋒成杯”全國石油工程知識競賽、國際石油工程知識競賽、SPE文化之夜、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瑞油服杯”案例分析大賽等7項活動,以及9場相關配套活動。
人民網、中國日報網、光明日報客户端、中國青年報客户端、中國石油報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中國科學報在6月5日第2版,石油商報在5月22日的頭版和6月5日第4版整版進行了報道。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第八屆

第八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落幕 [24]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旭 通訊員華南)5月13日,第八屆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圓滿落幕。
本屆大賽以“老油田改造”為題,吸引了國內外5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529支隊伍參賽,共收到有效作品1322件。
經過來自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和斯倫貝謝等企業63名專家的評審,最終產生卓越杯1組、一等獎19組、二等獎58組、三等獎140組、鼓勵獎220組、成功參賽獎559組;產生團體總分獎3個、優秀組織獎4個、優秀指導教師118名、先進個人34名。
本屆大賽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石油學會和中國石油教育學會聯合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承辦,得到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公司大力支持。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首屆

科技時報(2011-06-01 B2 園區 科技)報道首屆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25]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終審答辯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行。20支來自全國院校的參賽隊伍參加了大賽終審答辯,西南石油大學孟英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姚軍等石油石化領域著名教授擔任本次終審的評委。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大賽趣聞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大賽改名

2014年11月20日,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自第五屆起正式更名“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 [8]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專家評價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張來斌表示,中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舉辦九年來,已成為石油高等教育領域知名的學科競賽品牌,打造了一整套“卓越石油工程師”培育方案,評選出了一批創新性強、特色鮮明、應用價值高的項目,生動展現了當代石油學子昂揚向上、追求理想並勇於創新的精神風貌。 [5]  [28] 
“十年的積澱足以影響一代學子的成長,十年的積澱足以打造一個校企合作育人的典範和品牌。”大賽組委會副主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韓尚峯表示,“大賽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與行業人才培養相結合,將學術科研引導與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將搭建合作平台與匯聚育人合力相結合,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能源行業特色的學賽研一體化育人體系,為石油高校的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培養注入了新的活力。” [4] 

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高職高專院校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是參賽院校中唯一一所高職高專院校,該校自參賽以來(至2018年底)累計取得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9項的好成績。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