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

鎖定
礦業工程學院是由建校時的採礦工程專業發展而來的,2000年內蒙古煤炭工業學校採煤科併入。經過50年的艱苦發展,建成了辦學特色明顯、立足內蒙古礦業經濟的礦業類學院。
中文名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
創辦時間
1956年
主管部門
內蒙古人民政府
地    址
內蒙古包頭市昆區阿爾丁大街7號
類    型
綜合
屬    性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所屬地區
中國內蒙古包頭
現任校長
安勝利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基本情況

學院現設置有采礦工程、安全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測繪工程和地質工程五個本科專業;二級學科碩士點為採礦工程,同時該專業具有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權;一級學科工程碩士點為礦業工程。其中採礦工程專業是我校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堅持金屬礦與煤礦並重、地下開採與露天開採並舉的辦學特色,2006年被批准為內蒙古自治區品牌專業,2007年被批准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學科,2008年被批准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09年立項博士點建設。
學院現有教工55人,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22名、講師11名。自1990年以來,共發表科學研究論文4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譯著25部,完成各類科研與技術服務項目150多項,其中22項來自省部和地市級政府資助的項目。研究成果獲冶金部、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內蒙古冶金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包鋼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包頭鋼鐵學院科技進步二、三等獎4項。
礦業工程學院是內蒙地區唯一一所培養礦業工程高等技術人才的學院,迄今為止,已為我國冶金和煤炭礦山企業培養了大量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礦業工程及其它相關領域的科研、行業管理、礦山設計、礦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礦物加工、環境保護、安全、測繪以及地質工程等工作。 [1]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安全工程

本專業培養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寬廣,工程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外語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突出,具備礦井通風與安全、建築安全、鍋爐與壓力容器安全、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技術及工程設計、安全生產監察與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礦山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是本專業的特色。本專業是內蒙古自治區品牌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得了博士學位授予權。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燃燒學、粉塵與有毒有害氣體防治技術、安全系統工程、礦井通風、煤礦安全、煤礦地下開採、井巷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安全管理學、機械安全技術、鍋爐與壓力容器、建築施工安全技術、化工安全工程、電氣安全工程。
實踐環節:軍訓、金工實習、電子實習、工程教育、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相關課程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畢業生情況:畢業後,能在礦山企業、建築工程公司、化工廠、鍋爐與壓力容器檢測部門、礦山和建築設計研究院、安全評價公司、公安消防部門、物業管理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工程技術與管理、安全設計、安全評價、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環境監測、安全教育與培訓等方面的工作。
本專業標準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測繪工程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地面、地下及空間三維數字測繪、精密工程測量與變形監測、空間大地測量、數字攝影測量與衞星遙感以及地圖編制等方面的理論和知識,具備較強的測繪工程及相關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如國家基礎測繪建設、陸海空運載工具導航與管理、城市規劃與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察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等測量工程、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實施和研究、環境保護與災害預防等領域,從事技術、管理、研究和教學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測繪學基礎、數字化測圖原理與方法、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大地測量學基礎、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地下工程測量學、遙感原理與應用、計算機製圖、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GPS定位原理及應用等。
畢業生情況: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公路、鐵路、市政、國土資源、城建、水利、煤炭、石油等部門從事工程測量、控制測量、地籍測量、礦山測量的測繪及管理工作。本專業市場需求大、就業前景好。
本專業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地質工程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地質學基礎、岩石與礦物學、礦產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煤田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資源地質勘查和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能在資源、水利水電、城建、交通、市政、環保和國防等部門從事地質工程勘察、評價、設計、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評價和治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地質學基礎、岩石與礦物學、礦產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煤田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質學、岩土力學、環境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等課程,以及基礎地質認識實習、綜合地質填圖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
畢業生情況:學生畢業後能夠服務於地質、礦山、石油、煤炭、冶金、建材、能源、道路、化工、交通、水電、市政建設、國防、地質環境保護、極地考查等多個領域。本專業市場需求大、就業前景好。
本專業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礦物加工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紮實的化學、化工基礎知識和礦物加工領域知識,具備運用現代科技理論和手段,從事礦物(煤炭、金屬、非金屬)分選加工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領域內的生產、設計、科學研究與開發及技術改造與管理工作,並具有技術經濟知識和較高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煤化學、流體力學、礦物學、粉碎工程、物理選礦、浮選、試驗研究方法、礦物加工工程設計基礎、礦物加工分析測試技術、潔淨煤技術、非金屬礦深加工、固體廢物資源化、礦物加工數學模型、化工原理、選礦自動化、選礦廠管理與技術經濟等。
畢業生情況:畢業生可就職於相關科研院所、設計院、大專院校、生產廠礦企業及政府部門等單位工作,主要從事礦物加工領域工程設計、科研、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教學管理及政府部門管理等方面工作。本專業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好,近幾年就業率達95%以上。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具有礦業工程工學碩士學位、礦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和礦業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

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工程學院採礦工程

本專業培養適應採礦科學技術和礦山安全管理發展需要的,掌握採礦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先進技術,具備礦山安全、地質、建井、機電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工程實施型人才。
採礦工程系現有教職工1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教授6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其中內蒙古“321”人才工程人選3人。
本專業分金屬礦開採(包含露天開採和地下開採)、地下采煤兩個專業方向,學生在大三時可任選一個方向進行全面學習,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主要課程如下:
(1)金屬礦開採方向:地質學、測量學、工程力學、巖體力學、露天採礦工藝、露天礦設計原理、邊坡工程、礦山提升與運輸、金屬礦地下開採、礦井通風與防塵、礦山機械、礦山地壓與岩層控制、爆破工程、井巷工程等。
(2)地下采煤方向:地質學、測量學、工程力學、巖體力學、流體力學、液壓傳動、採煤學、井巷工程、礦井通風、煤礦安全、礦山地壓與岩層控制、礦山提升與運輸、礦山供電、煤礦採掘機械等。
採礦工程專業學生可參加露天礦、地下煤礦、地下金屬礦等企業實習,實習單位包括神華神東公司、神華準能公司、神華烏海能源公司、東昇廟礦業公司等大中型企業。
採礦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從事礦物資源開發、礦區規劃、礦山(露天、地下)設計、礦山安全技術工程設計、礦山生產與技術管理、城市地鐵、地下人防工程技術、採礦工程科學研究和教學等工作,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其中15%左右考取研究生。
採礦工程系與日本東北大學韓國東亞大學、蒙古國國立科技大學等有良好的教學和科研合作關係,每年有出國深造的機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