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蒙古旱蒿

鎖定
內蒙古旱蒿(Artemisia xerophytica Krasch.)是菊科、蒿屬小灌木狀。主根粗大,垂直,木質,伸長,側根多;根狀莖粗短,有多數營養枝。高可達40釐米,縱稜明顯;上部分枝多,枝細長,葉小,半肉質,干時質硬,基生葉與莖下部葉二回羽狀全裂,花後常凋落;中部葉片卵圓形或近圓形,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狹楔形,小裂片狹匙形、倒披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全裂,頭狀花序近球形,外層總苞片狹小,狹卵形,背面被灰黃色短柔毛,中間具綠色中肋,內層總苞片半膜質,花序託具白色託毛;雌花花冠近狹圓錐狀,檐部裂齒,外面被短柔毛,花柱線形,兩性花,花冠管狀,檐部外面被短柔毛,花葯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瘦果倒卵狀長圓形。8-10月開花結果。
內蒙古旱蒿分佈不廣,在中國僅分佈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北部邊緣、甘肅西北部、最西分佈點止於甘肅馬鬃山,中國以外的蒙古南部戈壁地區也有分佈。生於海拔1700-3500米地區的戈壁、半荒漠草原及半固定沙丘上,局部地區為植物羣落的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
內蒙古旱蒿適口性好,各種家畜喜食,春季有恢復體力,夏季有抓膘、催乳,冬季有保暖禦寒等作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內蒙古旱蒿
拉丁學名
Artemisia xerophytica Krasch.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蒿屬
內蒙古旱蒿
命名者及年代
Krasch.,1922

內蒙古旱蒿形態特徵

內蒙古旱蒿
內蒙古旱蒿(6張)
小灌木狀。主根粗大,木質,垂直,伸長,側根多;根狀莖粗短,直徑達2-4釐米,上部常分化出若干部分,有多數營養枝。莖多數,稀少數,叢生,高30-40釐米,木質或下部木質,上部半木質,棕黃色或褐黃色,縱稜明顯;上部分枝多,枝細長,初時密被絨毛,後稍稀疏。葉小,半肉質,干時質硬,兩面被灰黃色或淡灰黃色略帶絹質短絨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二回羽狀全裂,花後常凋落;中部葉卵圓形或近圓形,長1-1.5釐米,寬0.4-0.6釐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狹楔形,中部與上部裂片常再3-5全裂,基部裂片具1-2枚小裂片,小裂片狹匙形、倒披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長1-3毫米,寬0.5-1.5毫米,葉柄長0.3-0. 5釐米;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全裂或3-5全裂,裂片狹匙形、倒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無柄。 [5] 
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3.5-4.5毫米,具短梗,梗長1-4毫米,在分枝端排成鬆散開展的總狀花序或為穗狀花序狀的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狹小,狹卵形,背面被灰黃色短柔毛,中間具綠色中肋,邊狹膜質,中層總苞片卵形,背面被短柔毛,邊寬膜質,內層總苞片半膜質,背面近無毛;花序託具白色託毛;雌花4-10朵,花冠近狹圓錐狀,檐部具3-2裂齒,外面被短柔毛,花柱線形,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10-20朵,花冠管狀,檐部外面被短柔毛,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倒卵狀長圓形。 [2] 

內蒙古旱蒿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700-3500米地區的戈壁、半荒漠草原及半固定沙丘上,局部地區為植物羣落的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 [2] 
內蒙古旱蒿 內蒙古旱蒿

內蒙古旱蒿分佈範圍

內蒙古旱蒿分佈不廣,在中國僅分佈在內蒙古中、西部(錫林郭勒盟西北部、烏蘭察布盟最北部、伊克昭盟西北部、巴彥淖爾盟和阿拉善盟大部)、寧夏北部邊緣、甘肅西北部、最西分佈點止於甘肅馬鬃山;中國以外的蒙古南部戈壁地區也有分佈。 [3] 

內蒙古旱蒿生長習性

內蒙古旱蒿是強旱生植物。主根較短,側根平展發達,根幅可達100釐米以上,利於吸收荒漠或半荒漠地區少量降水。當年生枝條的多少,常因前一年秋季降水多少而異。前一年降水少或當年雨水來得遲,則枝條萌發量顯著減少。強烈乾旱會使一部分萌動芽處在“休眠”狀態。 [3] 
內蒙古旱蒿4月中旬萌動,5月上旬展開小葉,下旬即可見到萌發出的新枝條月底或3月初為生長旺季,開始開花,花期延續到9月上旬,而後為果期,頭狀花序一直保留到10月上旬,霜凍後,葉片脱落,冬季在細枝上仍能保留一些短縮的營養枝,殘留較好。 [3] 

內蒙古旱蒿主要價值

內蒙古旱蒿的飼用特點和冷蒿相似,故有戈壁上的“冷蒿”之稱,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各種家畜喜食。牧民認為牲畜吃了內蒙古旱蒿,春季有恢復體力,夏季有抓膘、催乳,冬季有保暖禦寒等作用。春季內蒙古旱蒿萌動較早,是牲畜最先吃到的新鮮飼料,夏秋季花序和果實均含有較高營養物質,牲畜十分喜食;冬季短縮的營養枝,能保持一定鮮嫩狀態,是牲畜難得的飼料。在各種家畜中,以羊、馬、駝採食最高,牛稍次之。羊四季喜食,夏秋食其花序和果實,冬季食嫩枝,幾乎達到嗜食地步。駱駝也比較喜食,馬則沿着木質化的主莖,把當年枝啃食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