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入春

鎖定
入春,是指進入春季的意思。我國季節劃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節氣法”與“氣温法”。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春”作為春季起始。“節氣法”劃分的春季,標示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天。“氣温法”劃分的春季,採用的是近代學者張寶堃的“候平均氣温”劃分,以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温穩定上 升至10℃以上為春季的開始,當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温高於22℃時春季結束。 [8-10] 
中文名
入春
定    義
進入春天
劃分方法
節氣法、氣温法 [15] 
物    候
萬物復甦 [14] 

入春簡介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起始,春季以“立春”為起始。立春正是陽氣初生之時,萬物至此,漸次復甦。進入春天,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景象。在我國,北迴歸線及其以南一帶,可以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而在北迴歸線以北地區,只是進入春天的前奏。 [12-14] 
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了新的分季標準,以候平均氣温(連續5天氣温的平均)穩定降到10℃以下為冬季的開始,穩定升到22℃以上作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據此,候平均温度從10℃以下穩定升到10℃以上時作為春季開始,至候平均温度上升至22℃以上春季結束。 [10-11] 

入春氣象

從氣象角度來説,我國屬季風氣候區,春季是冬夏季風交替轉換時期,冷空氣和暖濕氣流此消彼長,互不相讓。南方地區,春天裏隔三岔五便有一股冷空氣侵入,與西南暖濕氣流交匯,形成陰雨天氣。而在我國北方地區多數仍少雨乾旱。 [16-17] 

入春相關

入春氣温法標準

●氣温判斷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標準《氣候季節劃分》規定:基於當年氣温序列計算5天滑動平均氣温構成滑動平均氣温序列,當滑動平均氣温序列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10℃,則以其所對應的當年氣温序列中第一個大於或等於10℃的日期作為春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斷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需進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斷。 [1] 
●歷史記錄
發芽 發芽
從1981-2010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最早入春的城市正是“春城”昆明,常年2月初,這裏就萌生春意,第二早為重慶,往往在2月完成冬春的轉換。
而入春晚的省會級城市大多在東北、西北地區,普遍要等到4月中下旬,最晚的拉薩一般要等到4月26日才入春,比昆明晚將近3個月。 [4] 
【2022年】
北京:2022年北京氣象觀測代表站觀象台站入春時間為3月25日,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春時間為3月26日。 [7] 
【2021年】
北京觀象台3月19-28日平均氣温(℃)及其5天滑動平均 北京觀象台3月19-28日平均氣温(℃)及其5天滑動平均 [6]
北京:根據前期實況,2021年3月24日-3月28日連續5天滑動平均氣温大於10℃,據此查找氣温序列中第一個大於等於10℃的日期, 3月22日北京觀象台站日平均氣温大於10℃。因此,3月22日為北京2021年入春日 [1]  較常年(1981—2010年平均)入春時間(3月30日)提前8天 [6] 
2021年,鄭州(3月9日)和西安(3月11日)入春時間較常年提前近20天。 [4] 
天津:2021年3月9日,已達到了氣候學上入春的標準。歷史資料統計顯示,天津市3月9日入春的還有2002年和2019年,均為歷史最早;入春最晚的是1979年,為4月15日,平均入春時間在3月下旬,2021年入春時間偏早。 [5] 
2021年
地區
入春日期
連續5天滑動平均氣温大於10℃的期間
天津
3月9日
3月9日起連續5個滑動日平均氣温高於10℃
鄭州
3月9日
-
上海
3月10日
-
西安
3月11日
-
合肥
3月21日
-
北京
3月22日
3月24日-3月28日
參考: [1-5] 
【2020年】
2020年
地區
入春日期
北京
3月15日
上海
2月11日
參考 [1]  [3] 

入春季節養生

值得注意的是,初春正值冬春交替,乍暖還寒,晝夜温差較大,在享受春日暖陽的時候,也別忘了早晚出門適時增添衣物,做好“春捂”工作。 [1]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