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羅默伯爵

鎖定
克羅默伯爵Evelyn Baring, 1st Earl of Cromer (1841年2月26日- 1917年1月29日)原名艾弗林·巴林,英國行政官員和外交家,代表大英帝國統治埃及二十四年(1883~1907)之久。對埃及發展成為現代化國家有深刻影響。
中文名
埃弗林·巴林
外文名
Evelyn Baring
別    名
第一代克羅默伯爵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841年2月26日
逝世日期
1917年1月29日
畢業院校
伍利奇皇家軍事學院等
職    業
軍官、政治家
主要成就
第1任埃及總管
第1任英國代表和特命全權領事
GCB OM GCMG KCSI CIE
出生地
英格蘭諾福克克羅默府邸

目錄

克羅默伯爵生平

1895年的克羅默伯爵 1895年的克羅默伯爵
出身政界和銀行界名門的巴林家族,17歲畢業於伍利奇皇家軍事學院,先後在駐科孚,馬耳他和牙買加的皇家炮兵部隊服役,由於認識到自己受教育不足,他平時靠自學來充實自己,他為了學意大利語,在科孚還養了一個情婦,生了女兒。後入參謀學院深造,畢業後在陸軍部工作了兩年,協助進行克里米亞戰爭後的軍隊改革。1872年他的堂兄諾斯布魯克伯爵(Northbrook)任印度總督,他作為私人秘書跟從前往。他很快顯示出行政才幹,被同僚們稱為副總督。在印度任職期間,他改變了早先主張殖民地民族自決的態度,認為強有力的統治加以改革才是幫助受壓迫農民的唯一辦法。1877年他第一次去埃及,任新成立的埃及國債清理委員會的英國代表,保障埃及國債券英國持有人的利益,但埃及的財務狀態比他想象的更糟,埃及的棉花繁榮隨着美國南北戰爭的結束而結束,政府陷入債台危機而又拒絕削減龐大的奢侈品開支。他建議派調查團進行調查,此建議遭到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帕夏拒絕,他辭職回國。1879年伊斯梅爾帕夏被奧斯曼帝國廢黜,他重返埃及任債務監督。1880年赴印度任總督政務委員會財政委員,歷時三年。
1882年,英國出兵佔領埃及,1883年再次來到埃及,就任英國代表和特命全權總領事。旗艦受封為爵士,他在甫經人們革命和外國佔領而破產的埃及進行廣泛的改革,建立一種稱為「幕後攝政」的政體,即任命一批在印度受過訓練的英國官員擔任各級顧問,他則透過這些顧問進行統治,直到1907年辭職為止,他一直是埃及的實際統治者。他解散了埃及原來的軍隊,代之一支受英國控制的殖民軍,並撲滅了蘇丹的馬赫迪起義。總督陶菲克帕夏為人懦弱,一切責任都交給他,因此這個制度在最初十年頗見成效,到1887年埃及政府不僅按時償付了外債而且有了財政盈餘。此後出現一個和平穩定的時期。克羅默大力緊縮政府開支,鼓勵興建灌溉工程,發展農業,埃及得以很快趨於繁榮。他的統治核心是使農民吃飽肚子和允許精英賺錢,換取他們和英國合作。
克羅默伯爵 克羅默伯爵
1892年埃及年輕的新統治者阿拔斯二世力圖擺脱幕後攝政,鼓勵新的民族主義運動,克羅默對之採取了威脅恫嚇手段,使之就範。他在埃及期間受到許多外交界人士的稱讚。他工作勤奮,並利用閒暇時間學會了希臘文、拉丁文、法文、和意大利文,後來還想學習土耳其文。但他雖久在埃及,卻從未打算學習阿拉伯文,因此始終無法與埃及農民和中產階級直接接觸。他努力實施1904年與法國簽訂的《英法協約》,該協約規定英國永久佔領埃及。1907年,一名英國軍官在埃及一村莊遭殺害,當局對涉嫌農民判處酷刑,因而在埃及和英國下院激起公憤,引發了抗議浪潮,迫使自由黨亨利·坎貝爾·班納曼的內閣對埃及採取比較緩和的對策。克羅默當時雖在國內休假,未參與上述審判,但自知變化迫在眉睫,加之健康狀況惡化,於1907年辭職。
英王愛德華七世賜予他5萬英鎊以表示對他的獎勵,回國後在上議院竭力支持自由貿易和反對女權運動。
1916年任達達尼爾戰役調查團團長,因勞累過度,次年初去世。

克羅默伯爵著作

他出版了兩本書,《現代埃及-1876年以後》和《古代和現代的帝國主義》,比較羅馬帝國和大英帝國 [1] 
參考資料
  • 1.    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5冊23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北京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