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明村

(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龍家鎮光明村)

鎖定
光明村位於餘慶縣龍家鎮東南方,距縣城80公里,平均海拔892米,地貌以壩區為主,丘陵在其間交錯分佈。氣候温和,光照充足,屬中亞熱濕潤季風氣候,全年無霜期275天,年降雨量980mm。全村耕地面積9202.1畝,其中水田5841畝,旱地3361.1畝,林地9361.1畝,大田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地塊分散且面積狹小,具有山區耕地的特點。
全村轄32個村民組,現有農户1088户,人口3889人,勞動力2301人,人均耕地2.4畝,勞均耕地約4畝。全村有黨員64名,村幹部10名。2005年全村農業總產值1037萬元,二、三產業和勞務收入6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5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佔30%,養殖業收入佔15%,建築和外出務工收入佔50%,棕繩加工收入佔5%。
中文名
光明村
行政區類別
貴州省
所屬地區
遵義市餘慶縣龍家鎮
地理位置
位於餘慶縣龍家鎮東南方,距縣城80公里
面    積
耕地面積9202.1畝
人口數量
人口3889人
平均海拔
892米
遵義市餘慶縣龍家鎮光明村
1.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狀況
2.產業發展現狀
光明村種植業主要是水稻、油菜玉米生產。水稻年種植面積5000畝左右,平均畝產600公斤,其中以加工“大涼山”品牌為主的優質稻種植面積1000畝,畝產達到512公斤;油菜年種植面積4500畝,平均畝產165公斤;玉米年種植面積3100餘畝,平均畝產430公斤。畜牧業以養豬為主。全村有400餘户從事養殖業,有1個“支部+協會”的專業生豬養殖營銷協會,年出欄生豬3000頭,其中年出欄30頭以上的養殖大户32户。全村共有8支建築隊。年外出務工1400人,其中在本地務工的有450人,主要以建築勞務為主,在外地務工的有950人。全村從事棕繩加工的有65户。光明村農業生產基本上以牲畜動力為主,農民勞動強度較大,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
3.公共事業發展狀況
光明村村容村貌比較整潔,農舍錯落有致,村內處處綠樹成蔭。到2005年,村民住房基本實現磚瓦結構,全村房屋改造達75%;絕大部分農户以煤和秸稈為燃料,全村30%農户已建有沼氣池、80%農户已改灶、55%農户已改廁;村內主幹道和部分通村民組道路已實現硬化,總長度達10.7公里;全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0%,電視普及率達99%,電話普及率達65%(其中程控電話250門,手機810部)。在村委會所在地投資5萬多元建起了文化活動場、活動室,配備了遠程教育設備,實行“一室多用”,在各村民組中共修建了十幾處乒乓球枱、羽毛球場等設施。村內有3個私人診所,但缺乏基本的農村醫療衞生設施,部分村民參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村內有一所小學和一個教學點,基本保證了全村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但小學校修建時間較長,教室簡陋,缺乏現代化教學設施,不利於學生成才和成長。
4.“四在農家”創建活動情況
光明村是遵義市農村開展“四在農家”(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智慧,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活動發源地之一。五年來,光明村領導班子緊緊抓住全市開展“四在農家”創建活動的契機,在各級政府補助、幫扶單位支持以及企事業單位資助下,帶動村民、村幹部積極出資出勞,開展了通路、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通電話,改水、改灶、改廁,建圖書室、建文化場所、建政務公開欄的“五通、三改、三建”活動,並取得初步成效,把農民求富、求學、求樂、求美的願望變為現實,引領農村走向文明發展的小康之路。自2002年以來,光明村曾先後獲全國創建文明先進村鎮、遵義市文明村、餘慶縣文明村等榮譽稱號,成為遵義市、貴州省“四在農家”活動的一個培訓基地,經過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宣傳,引來省內外眾多參觀、學習交流的人羣。目前,已有100餘批6000多人來到光明村參觀和交流學習,法國戲劇界人士曾來光明村實地體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