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鋒號大炮

鎖定
先鋒號大炮中華人民共和國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一款超級高射炮,屬於640工程反導系統一部分,項目代號640-2工程。計劃用於向近地軌道發射核彈頭以攔截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的近地飛行器和洲際導彈。
中文名
先鋒號大炮
項目代號
640-2工程
開發時間
20世紀60年代
產品類型
超級高射炮

先鋒號大炮背景介紹

1964年3月23日,中國國防科委召開了彈道導彈防禦科學討論會。參加討論會的一共有三十多位科學家和軍方領導,分別來自中國四機部、國防部五院、國防部十院、中國科學院、解放軍炮兵等單位。會議會明確了反導的三個可能途徑,並就此做了初步分工:國防部五院負責導彈反導彈系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則負責研製激光反導系統,炮兵科學研究院負責超炮反導系統,即先鋒號超級大炮。

先鋒號大炮發展歷程

1965年,二一〇所在85毫米口徑滑膛炮上進行了試驗。經過改裝後,重達4公斤的彈丸其初速達到了1200米/秒,這個速度比改裝前提高50%,但用於反導速度仍嫌不夠。
1966-1968年,在140炮毫米口徑的滑膛炮上進行了11次48發試驗,發射18公斤重的彈頭初速達到了1600米/秒,射高達到了74公里,射程130公里,1000米立靶射擊精度0.0168%,達到了當時國際水平。但彈丸威力過小,射程也達不到要求。
在滑膛炮發射次口徑彈試驗的同時,二一〇所還進行了320毫米次口徑火箭加力彈、固體衝壓加力彈的研究試驗,確定了420毫米超級大炮——“先鋒號”超級大炮的設計方案:炮長26米,炮重155噸,彈重160公斤,初速900米/秒,可發射160千克重的火箭助推彈頭。計劃用來攔截東風三號導彈實驗。
20世紀70年代初,“先鋒”大炮進行了一系列試射。雖然在射程上滿足要求,但射擊精度不太理想。1977年,“先鋒”大炮計劃被中止,1980年3月被最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