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播报编辑
先天性甲低有下面十项表现:
3、胎粪排除延迟,生后常有腹胀,便秘;
4、多睡少动;
6、吃得少,喂养困难;
7、四肢凉、体温低(常<35℃);
如果孩子有其中的几点表现,就要到医院检查血中T3、T4、TSH,便于尽早确诊,以免造成小孩不可逆的智力损害。一般建议治疗开始越早,远期预后越好。在新生儿期发现,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神经系统症状常是可逆的。一般凡生后2个月前确诊并接受治疗者,80%患者智商可在90以上。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出现的早晚及轻重程度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多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程度有关。先天性无甲状腺或酶缺陷患儿在婴儿早期即可出现症状,甲状腺发育不良者常常在出生后3—6个月时出现症状,偶有数年之后才出现症状的,其主要特点有三: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生理功能低下。
患儿常为过期产,出生体重常大于第90百分位,身长和头围可正常,前、后囟大、胎便排出延迟,生后常常有关腹胀、便秘、脐疝、易被误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生理性黄疸期延长(>2周),患儿常处于睡眠状态对外界反应低下,肌张力低,吮奶差,呼吸慢、哭声低且少,体温低,常<35℃。四肢冷、末梢循环差,皮肤出现斑纹或有硬肿现象等。
典型症状
(1)特殊面容和体态
(2)神经系统症状
(3)生理功能低下
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临床诊断
播报编辑
辅助诊断
诊断检查
我国1995年6月颁布的母婴保健法已将该病列入筛查的疾病之一。多采用出生后2~3天的新生儿干血滴纸片检测TSH浓度作为初筛,结果大于20mU/L时,再检测血清T4、TSH以确诊,该法采集标本简便,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较低,故为患儿早期确诊、避免神经精神发育严重缺陷,减轻家庭和国家负担的极佳防治措施。
2、血清T4、T3、TSH测定
TSH(促甲状腺素)<10μIU/ml
r-T3(反T3)0.26-0.68ng/ml
若血清T4、TSH均低,则疑TRH、TSH分泌不足,应进一步作TRH刺激试验,静注TRH7μg/kg,正常者在注射20~30分钟内出现TSH峰值,90分钟后回至基础值,若未出现高峰,应考虑垂体病变,若TSH峰值出现时间延长,则提示下丘脑病变。
5、核素检查
治疗
播报编辑
1.采用甲状腺素替代疗法;
3.定期进行体格和智能发育情况评估。
治疗方案
甲状腺制剂有两种:
干甲状腺片60mg相当于L—甲状腺素钠100μg。开始量应从小至大,间隔1—2周加量一次,直至临床症状改善,血清T4、TSH正常,即可作为维持量使用,药量过小,会影响智力及体格发育。用药量可根据甲状腺功能及临床表现进行适当调整,应使①TSH浓度正常,血T4正常或偏高值,以备部分T4转变成T3,②临床表现:每日一次正常大便,食欲好转,腹胀消失,心率维持在儿童110次/分,婴儿140次/分,智能进步。药物过量可出现烦躁、多汗、消瘦、腹痛、腹泻、发热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随访,治疗开始时,每2周随访1次,血清TSH和T4正常后,每3个月1次,服药1—2年后,每6个月1次。在随访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生长发育情况及血清T4、TSH无浓度,随时调整剂量。
治疗原则
3.方案 先天性甲低的治疗不需从小剂量开始,应该一次足量,使血T4维持在正常高值水平。而对于大年龄的下丘脑-垂体性甲低,甲状腺素治疗需从小剂量开始,同时给予生理需要量皮质素治疗,防止突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4.暂时性甲低 怀疑属于暂时性甲低,一般需正规治疗2 年后,再停药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如功能正常,则可停药定期观察。
5.甲状腺素 左甲状腺素钠(L-T4)是治疗甲低最有效药物。甲状腺粉(片)是由公猪的甲状腺去除结缔组织及脂肪后制成,制剂标准含碘量为0.2%±0.03%,不同批号之间FT4 含量有一定差别。治疗剂量,一般采用甲状腺粉治疗,治疗剂量必须个体化,因每位病儿反应不一。在治疗开始后应每4 周随访1 次,血清FT4 和TSH 正常后可减为每3 个月1 次,2 岁以后可减为每6 个月1 次。随访过程中应观察血FT4,TSH 变化,观察生长发育曲线、智商、骨龄等,根据情况调整服药剂量。甲状腺素用量不足时,患儿身高及骨龄发育落后,剂量过大则引起烦躁、多汗、消瘦、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必须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