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莊村

(河南鄧州市汲灘鎮下轄村)

鎖定
元莊村位於河南省鄧州市東部二十公里處的趙河東岸,地處鄧州市、新野縣結合部,S244線和X033線交匯本村。2006年,鄉鎮機構改革中,原元莊村併入汲灘鎮。
中文名
元莊村
外文名
Yuan zhuang village
特    點
汲灘鎮中、北部經濟
總人口
1866人

元莊村簡介

元莊村位於鄧州市東部二十公里處的趙河東岸,S244線和X033線交匯本村,是汲灘鎮中、北部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全村轄2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66人,總户數456户,總耕地2560畝。黨員40名,黨的基層執政能力和工作基礎較好。 [1] 

元莊村歷史沿革

河南鄧州市汲灘鎮下轄村 河南鄧州市汲灘鎮下轄村
改革開放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村“兩委”不斷更新觀念,開拓思想把元莊集鎮已開發建設成四縱四橫的街道建設新格局。街區框架逐步拉大,街容街貌煥然一新,交通運輸四通八達,二、三產業蓬勃發展。尤其是元莊趙河大橋的建成通車,給元莊的經濟發展進一步注入新的活力。  元莊地處鄧州市、新野縣結合部。一九三九年九月,中共豫西南政委在白色恐怖非常嚴重的情況下,為加強鄧縣、新野兩縣地下黨的工作領導,在元莊小學成立了鄧縣機關報工作委員會。孫鼎、繞劍平、盧鵬萬,仝保仁等同志積極發動羣眾,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1940年2月,中共鄧新工委更名為鄧新縣委。同年八月縣委書記仝保仁同志調赴延安,中共鄧新縣委由張劍平、盧鵬萬負責。中共鄧新縣委在鄧、新兩縣、南陽及河南的黨史上都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至今元莊初中院內仍有其紀念碑文。

元莊村經濟發展

村“兩委”在壯大培育支柱產業,推進規模化生產的思想指導下,確定自己的發展思路,即“鞏固麥、養殖、種菜,狠抓林、煙、棉”全村已逐步形成以煙葉、棉花、小麥、蔬菜、養殖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小麥平均畝產達900斤左右;麥煙、麥棉作套種已成主導種植模式;大棚蔬菜打入外地市場;養殖業發展又如雨後春筍。現有300頭以下養豬場2個;1000只以上養雞場4個;5頭以上養牛户12户,50頭以上養羊户3户。已形成的牲畜交易專業市場、畜禽蛋專業市場和蔬菜、水果專業市場,與周邊集鎮、街道相比聲譽不斷提高。看今天的元莊,街通道燈光明亮,河塘廟會人流不息,體育場上競技不斷,文化茶館傳遞科技,隨着南水北調移民的入駐,又將給元莊帶來發展經濟的勃勃生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