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和街道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轄街道)

鎖定
元和街道,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地處相城區中部偏南,東、東北與太平街道為鄰,東南接姑蘇區平江街道 [5]  ,南、西南連平江區城北街道,西鄰黃橋街道,西北與黃埭鎮、北與渭塘鎮接壤,總面積55.75平方千米。2011年末,元和街道轄區户籍人口7.96萬人。 [2] 
秦代時期,屬會稽郡吳縣。2003年12月,撤銷元和、黃橋、太平3鎮,改設元和、太平2個街道。2005年12月,析元和街道內原黃橋鎮區域,設立黃橋街道。 [2]  截至2021年10月,元和街道轄28個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文靈路765號。 [4] 
2019年,元和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3億元,增長12.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31億元,增長17.6%,規上工業產值43.5億元,增長4.5%。 [1] 
中文名
元和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
地理位置
相城區中部偏南
面    積
55.75 km²
下轄地區
28個社區
政府駐地
文靈路765號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編碼
215131
人口數量
7.96 萬(2011年末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蘇E

元和街道歷史沿革

秦代時期,屬會稽郡吳縣。
漢、晉、南北朝時期,州、郡更迭,但屬縣未變。
至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析吳縣東北地置長洲縣,隨屬。
宋、元、明因之。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長洲縣地置元和縣,分屬長洲、元和縣。
民國元年(1912年),復隸吳縣,屬陸墓市。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吳縣第六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吳縣黃埭區。
1950年3月,屬吳縣陸墓區。
1957年3月,撤區並鄉,設陸墓、蠡口兩鄉。
1958年9月,改為陸墓、蠡口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復改為鄉。
1985年9月,陸墓鄉改鎮。
1993年3月,蠡口鄉改鎮。
1993年10月,陸墓鎮更名為陸慕鎮。
1995年7月,屬吳縣市。
2000年12月,屬蘇州市相城區。
2002年2月,陸慕、蠡口兩鎮合併為元和鎮。
2003年12月,撤銷元和、黃橋、太平3鎮,改設元和、太平2個街道。
2005年12月,析元和街道內原黃橋鎮區域,設立黃橋街道。 [2] 

元和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元和街道轄姚祥、御苑、御窯、眾涇、唐家、朱巷、朱涇、胡巷、秦燒、莫陽、婁北、湖沁、玉成、凌浜、婁化、古巷、北街、下塘、元和之春、香城花園、蠡口、中惠晨曦、日益、晨曦馨苑、凱翔國際、康橋花園、慶元家園、華辰嘉園、歐風麗苑、綠色時光、峯匯園31個居民委員會,761個居民小組。 [2] 
截至2021年10月,元和街道轄28個社區:香城花園社區、古巷社區、元和之春社區、婁北社區、蠡口社區、湖沁社區、眾涇社區、凌浜社區、御窯社區、姚祥社區、朱巷社區、莫陽社區、御苑家園社區、日益社區、晨曦馨苑社區、康橋花園社區、綠色時光社區、慶元家園社區、華辰嘉園社區、峯匯園社區、玉成社區、華元社區、水韻花都社區、富元社區、依雲水岸社區、安元佳苑、水漾花城社區、建元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文靈路765號。 [4] 

元和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元和街道地處相城區中部偏南,東、東北與太平街道為鄰,東南接姑蘇區平江街道 [5]  ,南、西南連平江區城北街道,西鄰黃橋街道,西北與黃埭鎮、北與渭塘鎮接壤,總面積55.75平方千米。 [2] 

元和街道人口

2011年末,元和街道轄區户籍人口7.96萬人,城鎮化率100%。暫住人口10.04萬人。户籍人口中,男性42984人,佔54%;女性36616人,佔46%。2011年,人口出生率14.51‰,人口死亡率4.99‰,人口自然增長率9.5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28人。 [2] 

元和街道經濟

元和街道綜述

2011年,元和街道實現全街道地區生產總值118.6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7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0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6.9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0.6:34.6:64.8。2011年,財政總收入17.2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46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8.55億元;增值税0.73億元;企業所得税1.58億元,個人所得税376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2萬元。 [2] 
2019年,元和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3億元,增長12.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31億元,增長17.6%,規上工業產值43.5億元,增長4.5%。 [1] 

元和街道第一產業

2011年,元和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1.25億元。 [2] 

元和街道第二產業

元和街道以傢俱、電子、紡織等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90.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家;銷售收入達億元以上的企業7家;上市企業1家。 [2] 

元和街道第三產業

2011年末,元和街道有商業網點8800個,職工5.1萬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00.9億元。出口總額27.52億元。主要產品有揚聲器、組合音響、醫用輔料、建材、服裝等。
2011年末,各類存款餘額28.4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59億元。 [2] 

元和街道社會事業

元和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元和街道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3565人,專任教師226人;小學5所,在校生8436人,專任教師55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20人,專任教師1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外來工子弟小學1所,在校生2800人,專任教師145人。2011年,教育經費達9626萬元,佔財政總支出的18.2%。 [2] 

元和街道科技事業

2011年末,元和街道有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院士工作站1個。有各類科技人員467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69人,經營管理人才926人,技能人才3189人,實用人才91人。 [2] 

元和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元和街道有文化站1個,文體活動中心10個;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2.07萬冊;各類業餘演出團隊26支,551人;書場5家。
2011年末,元和街道有國際標準36洞高爾夫球場1個,健身場所29處,室內文體活動中心1個。97%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數佔常住人口的70%。
2011年末,元和街道有有線電視用户7.2萬户,入户率100%,其中數字電視入户率100%,寬帶接入用户5775户。 [2] 

元和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元和街道有衞生院1所,衞生服務站12所,醫療病牀650張。專業衞生人員11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0萬人次。 [2] 

元和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元和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337户,人數608人,支出187.8萬元。100%社區居民享受城市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五保集中供養19人,支出6.04萬元。城鎮臨時救濟267人次,支出41.4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4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2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34.69萬元。社會福利費1600萬元;社會福利單位4個,牀位480張。社區服務設施6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31個,社區服務站31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數120張。慈善分會接受社會捐款5萬元,使65人(次)困難羣眾受益;福利企業1個,安置殘疾職工20人,福利企業產值3643萬元。有社會養老院2所,牀位430張。居家養老服務站6家,牀位90張。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500人,有3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3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0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5%,全年共幫助48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1人就業。 [2] 

元和街道交通

元和街道境內有312國道經過。

元和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元和街道因轄區內古運河元和塘得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