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允(拼音:yǔ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形聲字。此字始見於甲骨文 [2]  本義是誠信。後引申為答應、許可、公平恰當。 [3] 
中文名
拼    音
yǔn
部    首
五    筆
cqb
倉    頡
ihu
鄭    碼
zrd
筆    順
5435
字    級
一級字(0183)
平水韻
上聲·十一軫 [7] 
總筆畫
4
四角碼
23212
統一碼
5141
注音字母
ㄩㄣˇ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形聲字。《説文》:“允,信也。從兒,㠯聲。”官,後世通作以。於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允”字條後姚孝遂按語:“篆文允字從留,乃形體之訛變。金文、石鼓文已訛為從㠯。卜辭皆用為驗辭,其義為‘信’。”信,為確實之義。甲骨文允字習見,皆用為確實之義。西周金文、西周文獻允字也用為確實之義,如:班簋銘文:“允才(戰)。”《詩·大雅·公劉》:“度其夕陽,豳居允荒。”《詩·周頌·時邁》:“允王維後”。可見,允字用為”確實“之義是商周時代已經通行的詞義,而且是最早的詞義。西周早期金文開始向㠯(以)形體訛變,西周晚期至春秋時代的允字上部確實已訛變為㠯,應該承認《説文》篆文允的形體確實是從召聲的形聲字,是直接繼承春秋秦國金文形體而來。 [2]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ǔn
形容詞
誠信
sincere
眾允。——《易·晉》
允恭克讓。——《書·堯典》
允也天子。——《詩·商頌·長髮》

公平
fair
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存寬恕。——《後漢書》

動詞
答應,許可
allow;permit
慰留不允。——清· 張廷玉《明史》

舊時男家向女家求婚,女家表示同意的帖子


允帖
允從


允諾,依從
符合
accord with

允合;允符;允值
使人信服;受人敬重
believe;respect
你吃我這杯酒,應允我的話,我才起來。——《儒林外史》

用,使用
use
允釐百工。——《書·堯典》

副詞
確實,果真
indeed
度其夕陽,豳居允荒。——《詩·大雅·公劉》

名詞



[3]  [5]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信也。從兒,㠯聲。樂準切 [3]  [8] 

説文解字注

信也,從兒㠯聲,樂準切。注曰:釋詁、毛傳皆曰:允信也,㠯非聲韻會所。據小徐本作從㠯人㠯用也,任賢勿二,是曰:允,此會意字。箋曰:用人或有未允者,此會意,未確㠯。允一聲轉,故允從㠯聲。耳爾雅又曰:允,佞也,佞猶言。巧慧君曰:子不允,自謙言不慧也故。又曰:子不惠,惠與慧通佞,巧與誠信義相反,亦猶亂之訓,治徂之訓存也。 [3]  [9] 

康熙字典

古文㽙《唐韻》餘準切。《集韻》《韻會》庾準切。並音尹。《説文》:允,信也。從㠯人。徐曰:兒,仁人也,故為信。
又《爾雅·釋詁》:允,信也。疏:謂誠實不欺也。按《方言》雲:徐魯之閒曰允。《書·君奭》:公曰:告汝朕允。
又《玉篇》:允,當也。
又《增韻》:肯也。
又通作盾。中盾,官名。《前漢·班固敍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注:師古曰:盾,讀曰允。
又《正韻》羽敏切。音隕。義同。
又《集韻》餘專切,音鉛。《前漢·地理志》:金城郡允吾。注:應劭曰:允吾,音鈆牙。 [3]  [10-11] 
《説文解字》“允” 《説文解字》“允” [8]
《説文解字注》“允” 《説文解字注》“允” [9]
《康熙字典》“允” 《康熙字典》“允” [10]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
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
日本 日本
韓國 韓國

書寫演示

“允”字書寫演示 “允”字書寫演示
筆順:①撇折②點③撇④豎彎鈎

書法欣賞

參考資料:漢典網 [6]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合口呼
次濁
餘準切/與專切
0juen
集韻
平聲
𠑗

合口呼
次濁
餘專切
0iuæn
上聲

合口呼
次濁
庾準切
0iuen
韻略

上聲





庾準切

增韻

上聲





庾準切

中原音韻

上聲
真文



全清

iuən
中州正韻

上聲
真文





葉雲上聲

洪武音韻

上聲


次濁
羽敏切
oyən
參考資料:漢典網 [4]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調
聲母
韻母
備註
先秦
高本漢系統


z
i̯wən

先秦
王力系統

ʎ
iwən

先秦
董同龢系統

d
juən

先秦
周法高系統

r
iwən

先秦
李方桂系統

r
ənx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jiən




jiə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0
i̯uĕ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j
ǐuě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0
jue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0
iuɪ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i
uĕ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uen

參考資料:漢典網 [12-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