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允升塔

鎖定
在廣西梧州市西江南岸錦屏山。清道光三年(1823年)建。據兩廣總督阮元詩:“雲山鬱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勢欲上騰。梧江吉士,從此其興。”而名為“允升塔”。相傳允升塔是呂洞賓為救一對鴛鴦鳥而擲下的一杆筆。
中文名
允升塔
地理位置
廣西梧州市西江南岸錦屏山 [1] 
始建時間
清道光三年(1823年)
36米
底邊長
3.9米

允升塔發展歷史

允升塔 允升塔
允升塔俗名文筆塔,位於梧州市西江南岸錦屏山(火山)上,與蒼梧鐵頂山炳蔚塔遙相呼應為姐妹塔,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鬱林刺史恆梧和梧州紳士購材興建,塔高7層,約36米,六角形,磚木結構,每邊長3.9米,塔檐由磚質三角形4拱疊成7層,並有如意浮雕圖。塔門圓形,各層置3 方窗3圓窗,一鐵梯從塔內直通塔頂。
塔落成時還未定名, 兩廣總督阮元巡視粵西時為塔題額:一層“秀髮梧江”,三層“觀文成化”,五層“光射鬥牛”,並賦詩:“雲山鬱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勢欲上騰,梧江吉士,從此其興”。取其意,遂定塔名為“允升”。

允升塔地理環境

全景 全景
允升塔為七層樓閣式磚塔,通高36米,塔平面為六角形,底邊長3.9米,塔身疊澀出檐。底層以及三至七層正面各開券頂門,二層各面相間開長方形、圓形窗,其餘各層相間、上下相錯開5個方形窗,塔頂六角攢尖。塔內各層設木樓梯從塔底層內直通塔頂。門額上有阮元題刻的“秀髮梧江”、“觀文成化”、“光射牛鬥”等石匾。1982年維修時,將允升塔內的木樓梯改為鐵樓梯,並且增設了多種照明器材與消防設施。

允升塔建築

塔平面六邊形,底邊長3.9米,七層樓閣式磚塔,通高36米,塔身疊澀出檐。底層以及三至七層正面各開券頂門,二層各面相間開長方形、圓形窗,其餘各層相間、上下相錯開5個方形窗。塔頂六角攢尖。塔內各層設木樓板和木樓梯。門額有阮元題刻的“秀髮梧江”、“觀文成化”、“光射牛鬥”等石匾。1982年維修,改木樓梯為鐵樓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