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儲瑞耕

鎖定
儲瑞耕(1946年-2020年6月22日),男,漢族,江蘇武進人,畢業於上海海運學院,中共黨員,中國當代著名雜文評論家,新聞工作者。
儲瑞耕曾獲得中國新聞界最高獎“韜奮獎”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019年獲得“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創辦中國第一家《雜文報》和主筆河北日報《楊柳青》專欄20年。 [1] 
2020年6月22日,儲瑞耕去世,享年75歲。 [1] 
中文名
儲瑞耕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6年
逝世日期
2020年6月22日
畢業院校
上海海運學院(現上海海事大學)
出生地
江蘇武進
性    別

儲瑞耕人物生平

1970年8月畢業於上海海運學院(現上海海事大學)。《河北日報》高級編輯,“楊柳青”專欄主筆。
1970-1974年在秦皇島港務局和秦皇島市委工作。
1974-1984年在河北省委宣傳部理論研究室和《共產黨員》雜誌社工作。
1983年業餘參與籌創中國第一家省級雜文學術組織——河北省雜文學會,任秘書長。
1984年參與籌創中國第一家《雜文報》,任專職副總編輯,主持編務。
1988年調入河北日報社,主筆要聞版言論專欄“楊柳青”,也撰寫社論和其它文章、編輯稿件。
曾任河北日報社總編室副主任。
2008年2月退休。儲瑞耕寫作和發表作品3000餘篇,計300餘萬字,主要是雜文和言論。
2020年6月22日18時左右 [6]  ,儲瑞耕在石家莊去世 [5]  ,享年75歲。 [1] 

儲瑞耕人物簡介

儲瑞耕 儲瑞耕
儲瑞耕(左一)為讀者簽名售書 儲瑞耕(左一)為讀者簽名售書
他是第六屆韜奮新聞獎(中國記協和中國韜奮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獎勵我國新聞編輯等新聞工作者優秀成果的最高榮譽獎)、三屆中國新聞獎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百佳新聞工作者獲得者,一位被稱為“河北的魯迅”“雜文家硬漢”的評論界猛將。兩次開胸手術之後,他帶着人造金屬心臟瓣膜辛勤耕耘,以2000餘篇雜文和評論,闡釋了他提出的“社會良心”;他力主評論員下基層,以確保評論的立論都有紮實的現實基礎;他積極探索評論文體改革,順利完成了從傳統媒體評論員到網絡評論員的轉型。他更因創辦中國第一家《雜文報》和主筆河北日報《楊柳青》專欄20年,而在當代中國評論史上寫下了鏗鏘一筆。

儲瑞耕主要成就

出版《儲瑞耕文集》(1978—1992年14年雜文選,榮獲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儲瑞耕文二集——心靈原稿》(1959—1994年35年日記選),《儲瑞耕文三集》(1988—1997年10年“楊柳青”言論集),《“楊柳青”20年》(該專欄總數830多篇中精選100篇的彙集)。
《儲瑞耕人生小道理》 《儲瑞耕人生小道理》
2009年6月,儲瑞耕幾十年作品精華選集《儲瑞耕人生小道理 [2] 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全書34萬9千字,內容選自儲瑞耕1200萬字日記和3000餘篇文章中。該書由知名80後作家、青年策劃人樊瑞青策劃,著名青年雜文家尹紀周、原《大眾閲讀報》執行總編劉鋒擔綱主編。
《儲瑞耕人生小道理》收入儲瑞耕感悟性箴言近1800條,並請儲瑞耕先生親自審閲。當儲瑞耕先生看到《儲瑞耕人生小道理》新書的時候,他心生感慨賦詩一首,贈予尹紀周和劉鋒兩位學人:“三月君來杏花開,六月杏熟君又來;人生幾多奮爭事?‘道理’雖小出心海。”尹紀周賦詩回贈:“杏熟惹醉榴花開,聞道榴熟我再來;慢言千條‘道理’小,巖穿細流接大海。”一時傳為雜壇佳話。

儲瑞耕主要事蹟

退休後,為一些媒體開設專欄,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09至2011年,應邀主持河北電台“鋭眼觀察”專欄,謳歌先進人和事,抨擊落後不良社會現象。2012至2018年,應邀擔任長城網“渤海潮”時評主筆,發出評論309篇,並多次獲獎。他關注民生冷暖,為有困難的老百姓慷慨解囊上百人次。他提出去世後捐獻遺體,並辦理了相關法律公證。 [3] 

儲瑞耕所獲榮譽

曾榮獲“韜奮獎”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3] 
2019年12月12日,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