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優勢等級

鎖定
優勢等級(dominant hierarchy)是指動物社會或動物羣體中個體之間,在資源和配偶優先佔有方面的差異和排位.
在社羣生活的某些動物中,羣體成員彼此接觸的機會較多,動物個體憑藉自身的實力通過競爭取得相應的地位,形成了優勢個體和從屬個體,稱之為優勢等級序列.
動物王國的等級系統可以簡單地分為三種類型,即單線式、循環式、獨霸式.
中文名
優勢等級
外文名
dominant hierarchy
類    別
等級
類    羣
動物種羣

優勢等級基本信息

在單線式中,社羣成員們按照固定的等級順序依次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服從第一位,排在第三位的服從第二位,誰也不敢越界,否則會遭到嚴厲的懲罰。而新來的個體則需通過多次打鬥,才能確定自己在羣體中的等級地位。循環式是處在一種動態變化中的等級模型。比如兩個雞羣,原來都是穩定的單線式模型,一旦合羣後或者在原來穩定的雞羣中加入新的個體,原來的等級序列遭到破壞,等級模型由單線式向循環式轉化,個體之間的爭鬥就變得頻繁。經過一段時間的爭鬥後,合併後的羣體才能再次形成穩定的單線式模型。另外,在社羣成員數較多時(例如當雞的數量超過30只時),則易出現這種形式。因此,在大型養雞場中,雞羣不能太大,否則雞整天處在打鬥中,而使產蛋率下降。獨霸式則是一呼百應,社羣中只有一個王者,高高在上,其餘個體之間地位不分高下。這種模式比較典型的存在於蜜蜂社羣和螞蟻社羣中,蜂王或者蟻王獨自享用着千萬只工蜂或者工蟻的供奉。

優勢等級特徵

綜合各種優勢等級序列現象,可以概括出以下五個特徵:

優勢等級特徵一

懼異原則。這是一個在有等級序列的生物種羣中廣泛存在的原則,甚至在人類中也有所表現。自然界中常常有這種現象,當一個陌生的個體侵人到一個羣體時,會受到這個羣體成員的共同進攻。這是生物的一種本能,有它自身的進化意義。因為入侵的個體對這個羣體的食物資源、領域資源、配偶資源都存在威脅,特別是在幾種資源都比較緊缺時,這種行為更有其積極的意義,可以保證這個種羣有足夠的資源進行正常的繁衍。人類欺生現象的起源,也來自懼異原則。

優勢等級特徵二

強硬領導下的和平。這種現象在靈長類動物社羣中很常見。公園的猴羣中,在猴王的強權下,猴兒們和平相處,一旦羣內的其他個體發生衝突或者糾紛,猴王就會發出叫聲呵止或者衝上前去以武力平息,以保證整個猴羣團結一致。當猴王暫時離開“羣猴無首”時,猴兒們便“蠢蠢欲動”,潛藏在心底的“為王慾望”不再受到壓制,便任意發泄出來。於是整個猴國變成一片戰場,開始爭王奪位的競爭。這種競爭一直要持續到猴王回來之後,所有的猴兒又都表現出一副臣服的樣子,猴國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這種強硬領導下的和平也有另外一方面的表現,在遇到外敵人侵時,猴王的警戒行為最為突出,發生衝突時,王者也必然奮勇殺敵,以極力維護整個羣體的利益與安全。這種高度的責任心與義務感有時連人類也不可企及。當然,這也是為了猴王自身的利益,因為只有保證自己的羣體資源不被破壞,才能享有王者的特權。

優勢等級特徵三

權利慾望。在等級序列社會中每個動物都“官癮十足”。因為當官“好處多多”。首先,可以隨時擺擺架子。在螃蟹家族中,體型巨大而強壯的螃蟹往往以八隻爪支地,腹部離地行走,舞動大螯,口吐白沫,一副霸主的氣勢。而弱者,只能腹部貼地,緩慢爬行,決不輕易舞動雙鉗。生活中最常見的當屬公雞中的“常勝將軍”,總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還時不時一展自己嘹亮的歌喉。其次,有了好吃的,頭頭們當然要優先享用,甚至在動物的世界裏也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養蟹池裏,每一隻蟹都擁有自己的地盤,優勝者當然享有龐大的且食物資源豐富的領地,而失敗者只能分到小小的一塊貧瘠的地區,因此就出現了食物的兩極分化。有的蟹食物吃不完,有的蟹卻經常餓着肚子。即便如此,狠心的蟹王也不會將自己的食物施捨給可憐的“蟹兵”。最重要的是,優勝者可以優先享用配偶資源。獲勝的雄海獅可以“一夫多妻”,而失敗的雄海獅往往很少有配偶,甚至終身打光棍兒。當然,歷來權利與義務共存,王者在享受各種特權時,也同時承擔着義務與風險。在猩猩王國中,一旦遇到險情,猩王總要掩護其他猩猩撤退,自己則斷後防衞,一旦有其他入侵者,也總是猩王身先士卒,迎擊來犯之敵。

優勢等級特徵四

社會消滯。等級序列一旦建立後,成員之間的打鬥很少發生。大家準確地按照自己的地位、等級執行着“欺軟怕硬”的行為準則。即使強者偶有小恙,排位稍低者也不會“趁火打劫”。從表面上看,它們似乎清楚地認識到如果那樣做了,待到強者病好後,等待自己的便是一堆苦果了。事實上,動物並沒有這麼高級的推理能力,而是在社會消滯原則支配下產生的行為。

優勢等級特徵五

分區分羣級序。等級序列並不僅僅指個體按照強弱關係進行地位排序,還可按羣體或地區的不同產生優勢等級。這跟人類社會的“城裏人”、“鄉巴佬”之分很類似。在一個猴羣當中,皇后的子女往往擁有比其他猴更高的地位,這並不是因為它們有很強的實力,而是由它們的勢力決定的。例如,南山的猴羣與北山的猴羣相遇時,南山的一隻小小的“猴卒”,敢於向北山的猴王進行挑釁,並不是這隻猴卒的實力高於北山的猴王,而是這隻猴卒處於一個優勢羣體中。北山的猴王礙於此而不敢對其進行打擊,小猴兒的行動其實有“狐假虎威”之嫌。

優勢等級生物學意義

避免頻繁打鬥,減少種羣內耗
與人類的等級社會不一樣,動物世界中的優勢等級序列具有鮮明而一致的目的。在龐大的動物王國裏所有的動物都抱着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獲得食物、減少危險以及繁殖後代。在動物等級排序的羣體中,並不是所有的成員整天打個不停,事實上一旦等級序列形成,成員個體之間都是和平相處,弱者沒有勇氣“犯上作亂”,強者也沒有必要恃強凌弱。即使在早期初建等級序列時,在真正的打鬥之前,往往也有前序步驟,比如先向對方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等。猩猩真正通過打鬥來確定“社會地位”的情況其實很少見,往往幾隻雄猩猩在一起時,都是通過奔跑、吼叫、搬運重石等來顯示自己的實力。而經常是某個猩猩由於手指被草割傷了而停止比試向勝者臣服。這種儘量避免打鬥來進行排序的方式,無論對高等級個體還是低等級個體動物來説,對保存能量,將能量用在效率最高的地方,都是有利的。
優勢個體(羣體)優先繁殖
一個羣體中的勝利者都具有強壯的身體、嫺熟的技能、良好的反應能力等。這種個體的優先繁殖對種羣向更加優勢的方向發展,增加種間的競爭力有重要的意義。
維持首領權威性
對整個種羣生存鬥爭有積極意義。一般來説,作為一個羣體的首領,不僅要有強壯的體能,而且還要有聰明的智能。這對羣體尋找食物時的“走捷徑”,一致對抗外敵時的戰鬥策略,以及提高整個種羣在環境中的適合度都有顯著意義。然而,只有在優勢等級的存在下,強者才能樹立其權威性,才能在羣體中有號召力,關鍵的時候才能夠一呼百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