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儒家、儒教與中國製度資源

鎖定
《儒家、儒教與中國製度資源》是200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幹春松。 [1]  本書講述了中國文化中的儒教問題的起源、歷史、現狀與趨向。
中文名
儒家、儒教與中國製度資源
作    者
幹春松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8月1日
定    價
31 元
ISBN
10位[721003479X]13位[9787210034797]

儒家、儒教與中國製度資源內容簡介

20世紀,儒學基本上處於“花果飄零”、“魂不附體”的狀態。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今天的國人開始恢復了文化信心,這客觀上為儒學的發展創造了真正的可能性。我們能夠心平氣和地探討普世價值和中國人獨特價值觀之間的關係,並尋求其中的契合點。儒學,到底藴涵着什麼樣的的“中國經驗”和制度資源?政治儒學和制度儒學、儒學和儒教、“抽象繼承”、“儒學保護區”……努力於儒學制度、政治、社會功能的多元化的探索思路,彰顯着當代儒學的無窮生命力。參與到中國發展的實際,應對當下中國的現實問題,新鋭的思想者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儒家、儒教與中國製度資源編輯推薦

儒家一直以來被視為封建中國的守護體系,對中國的發展只可能是障礙,但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真的只配放在博物館裏作為陳列物嗎?現實飛速發展中的中國真的不需要從傳統中尋找有用的價值支持嗎?日趨複雜的社會矛盾真的必須以徹底的決裂才能得到合理的解決嗎?

儒家、儒教與中國製度資源目錄

中國文化中的儒教問題:起源、歷史、現狀與趨向
一、起源
二、歷史
三、現狀與趨向
從康有為到陳煥章——從孔教會看儒教在近代中國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的信仰衝突和儒家的轉折
二、康有為的孔教理論和實踐
三、陳煥章與孔教會的理論建構和實踐發展
四、孔教國教化及其論爭
中國語境中的儒教與世俗化問題
一、“世俗化”的複雜含義與不同語境
二、儒教、世俗化與中國社會
論儒教的體制化和儒教的改新
一、體制化的儒家
二、儒教之體制化
三、儒教之改新
“天下”概念與世界制度的哲學分析
一、世界仍然是一個非世界
二、天下觀點與世界尺度
三、政治知識論的理由
四、以天下為核心概念的世界政治哲學框架
五、與當代問題的相關性
天下:全球化時代的託古改制
一、明末清初:“亡國”和“亡天下”之惑
二、《大同書》:在“國”籠罩下的康有為的“天下”
三、天下體系:由“國家”向“天下”的迴歸
四、餘論
建立儒家文化保護區意味着什麼?
一、為什麼要建立儒家文化保護區?
二、儒家文化保護區如何建立?
三、保護區是活文化還是死文化?
正德、利用、厚生:從政治合法性到儒學公共性
一、政治合法性:正德、利用、厚生
二、造反與革命:合法性基礎之呈現
三、儒學公共性:建構中華民族的公共交往平台
“中國本位文化論”之重提與新詮——紀念《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發表七十週年
一、背景與主張
二、反響與評價
三、批評與褒獎
四、定位與新詮
五、為何與如何
六、結語
註定做不了旁觀者——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儒學
一、西風勁吹中的奮然挺立
二、一片蕭索與薪火相傳
三、走向復興
四、餘論
文化習性·社會整合·儒家的現代性
一、中國文化的關係本位特徵及其決定的社會整合方式
二、社會空間的理性化與自治是未來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
三、社會空間的理性化與自治需要儒家傳統的支持
四、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及未來中華文明的自我定位
“為學”觀念對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影響
問題的問題:儒學的現代化如何可能?
一、儒學
二、現代化與現代性
三、儒學現代化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