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儋州調聲

鎖定
儋州調聲,是海南省儋州市民間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儋州調聲是僅流傳於海南省儋州市一地並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傳統民間歌曲,儋州調聲產生於西漢時期,在中國近代得到發展,儋州調聲用儋州方言演唱,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感情熱烈,可歌可舞,被譽為“南國藝苑奇葩”。儋州調聲主要特色是男女集體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
2006年5月20日,儋州調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4 。 [1] 
中文名
儋州調聲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遺產編號
Ⅱ-14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海南省儋州市

儋州調聲歷史淵源

相傳儋州調聲產生於西漢時期,發源於儋州市北部的三都、峨蔓、木棠、光村等沿海一帶地區。
自秦漢時期開始,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的移民陸續遷入儋州,他們的語言受到了當地土著方言和其他語言的影響,逐漸融合變成一種獨特的方言,這就是“與高人、梧人言通”、“聲調頗異”的儋州話。用儋州話按其固有的韻律和聲調演唱的儋州民歌就是儋州調聲。儋州調聲是獨具一格的儋州民間藝術,它最初叫“欸(e)聲”,儋州方言“edang”,又叫“耳聲”、“倚聲”、“抽調”。
北宋大文豪蘇軾被貶居儋州時常為“夷聲徹夜不息”而感動,曾用“蠻唱與黎歌,餘音猶杳杳”等詩句生動地記述了儋州這種民間音樂藝術的魅力。到了清朝末期以後,儋州調聲藝術逐漸地發展和完善。可是,由於社會的變革,調聲這種民間藝術的發展時起時落,後來逐漸走向衰落的趨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儋州調聲得到了搶救、傳承和發展。1954年,儋縣調聲隊曾到北京、廣東等地參加全國、全省民歌匯演。
20世紀60年代,音樂界的關慧棠到儋州採風,改稱“調聲”,後來就一直沿用下來。到了“文革”期間,人們把儋州調聲當作封建文化,加以批判和限制。改革開放後,儋州調聲得到解放。
1980年,儋縣縣委在古鎮中和舉行全縣賽歌會,調聲藝術又重新搬上了舞台。 [2] 

儋州調聲基本特徵

儋州調聲表演形式

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3張)
儋州調聲是一種獨特而有感染力的民歌形式,是從儋州山歌演變脱胎出來的,但它又突破了山歌固有的演唱形式,音樂和舞蹈相結合,亦歌亦舞,集體對歌,是廣大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活動形式。對歌前男女雙方各自手勾着手(尾指勾尾指),站3米左右的距離,面對面地進行對歌。每個隊都有一個領頭歌手,負責選擇對歌詞和起調、領唱。
對歌時為發揮表演的最佳效果,表演隊伍隨時可以變化,時而成半圓或圓形,時而一字排開,歌手們手勾着手一左一右有節拍地揮動,兩腳有節奏地前後左右擺動,手舞足蹈,生動活潑。男唱女答,此起彼落,互不相讓,男的熱情奔放、剛強有力;女的温柔細膩、温情誘人,使人沉醉在歡樂之中,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2] 

儋州調聲曲調構成

調聲曲調從表現的手法上看,主要是通過對樂句的重複和對音樂主題進行各種方式的模仿,取得曲調的發展和變化,從曲調構成的形態和各首曲調相互的關係上看,可分為幾種類型:
(1)派生型:即以原有的某一個曲調或者某一種類型的曲調為基礎,然後適當加以增刪變化,而發展成為新曲。
(2)支生型:即吸收原來的曲調中某一個次要部分,重新加以組織,而構成新的主題,然後通過各種手法,進行模仿,發展成為新曲。
(3)外來型:即把外來音樂(含創作歌曲和其他民歌)的某些音調吸收過來,融在調聲的傳統音調之中,按調聲的音的習慣,發展成為新的曲調。
(4)綜合型:即吸收幾首調聲的音調和樂句,重新加以綜合,構成新曲。 [2] 

儋州調聲曲體結構

上下句對應關係是調聲曲體結構的基礎,有幾種不同體式。
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
(1)一句對應體:即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並有規整性的二句體和擴充性的二句體兩種形態:其一句幅比較整齊,上下句完全重複,形成規整的並列對置結構,其二第一樂句重複使句幅增加一倍,第二樂句通過樂節的連續模仿伸延三小節。因此,二句對應體主要存在於調聲之中,其他曲體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而形成。
(2)三句對應體:即上下句加一個補充樂句構成,有兩種形態:一是上句加補句加下句,其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系並列關係,兩者共同陳述主體題;二是上句加下句加補句,其第三樂句系第二樂句的補充和延續,它起着穩定樂段,加強收束的作用。
(3)四句對應體:即分別由上句加補句加補句加下句或者上句加下句加補句加補句構成。前者其第二、第三樂句與第一樂句並列,同屬上句;後者其第三、第四樂句與第二樂句並列,同屬下句。
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
(4)復對應體:一般分為四種基本形態:一是兩個並列上句加兩個並列下句,其第一句與第二句並列,第三句與第四句並列,而構成復對應關係;二是上下句加上下句,其第一、第二句為前對應分段,第三、第四句為後對應分段;三是前二句加後三句,其開頭兩個樂句為前對應分段,第三至第五句為後對應分段;四是前三句加後二句,其開頭三個樂句為前對應分段,第四、第五樂句為後對應分段。
(5)長結構。可分為三種不同形態:一是分節歌結構,其曲調可完全反覆,只是個別樂段稍有變化:二是基本樂段再現結構,其曲調與語言結合比較緊,不能嚴格反覆,只能是大體再現;三是樂段聯綴結構。即由兩個或者多個特性相似,又自成段落的樂段連結而成。 [2] 

儋州調聲代表作品

儋州調聲的主要經典調聲有《天崩地塌情不負》、《單槌打鼓聲不響》、《祖國江山花百樣》、《月光十五誰不愛》等100多首。 [2] 

儋州調聲傳承保護

儋州調聲傳承價值

儋州調聲雖然是漢族民歌,但其伴隨的一系列民俗卻迥異於其他地區的漢族傳統,而自身的特點也未見於其他民族的歌種。它是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的產物。對調聲的考察,有助於瞭解海南音樂的發展過程,同時也可以更具體的瞭解儋州地區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方式和過程。 [3] 

儋州調聲傳承現狀

雖然相對海南省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説,儋州調聲的生存現狀相對較好,但在現代化、全球化浪潮下,仍然受到了衝擊。自20世紀80年代後學唱調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更多人湧向了流行音樂。原來只屬於年輕人的調聲,現在變成了中老年人的表演。隨着老藝人的離去,這個曾普及整個儋州的調聲也將面臨斷層和失傳。 [3] 

儋州調聲傳承人物

唐寶山,男,漢族,1949年生,海南儋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儋州調聲代表性傳承人,海南省儋州市申報。 [4] 

儋州調聲保護措施

1980年—1984年儋縣文化館組織有關人員開展調聲採集工作,共收集整理調聲600多首,並從中挑選出200多首,編印成《儋縣調聲及其他》冊子。 [2] 
為了搶救儋州調聲,儋州市歷屆領導和文化部門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如決定每年農曆八月十五,也就是傳統的中秋節為儋州調聲節,儋州文化館就組織了有關人員整理調聲1000餘首,編輯成歌集。此外儋州市還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成立儋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中心、市調正山歌協會,積極開展民間調聲活動及搶救保護;鼓勵支持業餘調聲隊,開展調聲活動。 [3] 
2005年儋州調聲被列為首批海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項目。 [2]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儋州市文化館獲得“儋州調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項目保護單位儋州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7] 

儋州調聲社會影響

儋州調聲榮譽表彰

2004-2005年,儋州調聲隊先後二次代表海南省參加國家文化部在山西省左權縣、北京宋莊舉辦的第二、第三屆中國南北民歌擂台賽,調聲演唱《一時不見三時悶》、《天崩地塌情不負》、《爽快在青年》等節目分別獲得最佳表演獎、優秀傳承獎、優秀歌手獎。
2007年,儋州文藝隊赴香港參加第七屆國際香港“金紫荊花”中老年音樂、舞蹈、服飾藝術風采大獎賽,表演的調聲歌舞《儋州女》等節目,分別獲得二個最高金獎、一個大金獎和組織金獎。 [2] 

儋州調聲主要活動

儋州調聲代表隊曾經參加過中央電視台東南6省市春節聯歡晚會、廣西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首屆海南省鄉土文化節、海南歡樂節和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儋州賽段頒獎儀式等表演活動。 [2] 

儋州調聲衍生作品

20世紀50年代,《單槌打鼓聲不響》由中國唱片社製作成唱片,發行全國;《洋浦水深泊戰艦》改為《五指山上英雄多》編入全國小學音樂教材。 [2]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