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僰人巖畫

鎖定
珙縣麻塘壩“僰人畫”,其分佈面之廣,內容之豐富,形象之多彩,在全國14個有懸棺(或巖墓)的省和直轄市中,應該説是比較好的。
中文名
僰人巖畫
地理位置
珙縣

僰人巖畫歷史背景

1935年,在我國華西大學供職的美籍學者葛維漢曾專程赴珙縣調查。他在《川南的的“白人墳”》一文中寫道:“另一使作者感到極大驚奇的,是在非常接近白人墳的巖面上有許多巖畫”,並附錄了巖畫的少許。這是人們最早見到的珙縣麻塘壩“僰人巖畫”臨摹圖。葛氏推論“它們似乎不是美術作品,可能是放棺的人所畫的。”
繼後,在1946年,前往珙縣考察“僰人懸棺”的學者還有前中央研究院的芮逸夫和石釧鍾健。在石鍾健的《懸棺葬研究》和《四川懸棺葬》兩本專著中,對珙縣懸棺葬區出現巖畫,有較祥詳細或雕刻。
1974年夏,在對珙縣麻塘壩“僰人懸棺”的首次發掘清理中,筆者參與了“僰人巖畫”的調查並分擔了整個巖畫的臨摹工作。我和四川省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一道,不畏辛勞和艱險,攀登懸崖峭壁,對麻塘壩東西兩側的20多座山岩,挨一挨二反覆地進行了搜尋,凡肉眼看不清的,就藉助於望遠鏡。由於年代太久,不少畫面為風雨所浸蝕,故臨摹工作是十分艱鉅的,但也樂在其中,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稱先後在“棺材鋪”、“獅子巖”、“大洞”、“九盞燈”、“豬圈門”、“麻磨山”、“硝洞”、“鄧家巖”、“三仙洞”等處,臨摹下了大量“僰人巖畫”。收穫是可大的。這些巖畫經過整理問世後,很快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接着,有四川省博物館沈仲常先生等人的箸作發表。使“僰人巖畫”的研究不斷深入。

僰人巖畫主要特點

珙縣麻塘壩“僰人巖畫”,一般都畫在懸棺周圍的巖壁、巖框上,在多用紅色,少數用白色,至今有的色澤猶新。繪畫採用的是平塗的手法,雖線條粗獷,但多形而又傳神,人物極富變化和動感,題材十分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有舞蹈、體操、雜技、刑術、擊劍、賽騎、踢毽、球戲、釣魚、狩獵、征戰和各種動物以及刀矛、車輪、日月、太極圖、各種紋飾圖案等,構圖簡練,形態動人,乍看起來確是栩栩如生。

僰人巖畫現狀

1985年元月,在對麻塘壩“僰人懸棺”的第二次發掘清理中,清理現場的凌空廂架,靠近“九盞燈”峭壁頂端的巖上檐補正了在地面上無法看清、原來沒有臨摹下的10餘幅巖畫。
這些珍貴的藝術品,無疑是古代僰人的傑作。它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僰人的生活情況和戰鬥風貌,具有較濃厚鄉土氣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