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僧皎然

鎖定
(730-799),字清晝,本姓謝,為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湖州(今浙江吳興)人。曾與顏真卿等唱和往還,又與靈澈、陸羽等同居吳興杼山妙喜寺。詩多送別酬答之作,部分篇什宣揚佛教出世思想。情調閒適,語言簡淡。
清晝
所處時代
唐代
本    名
僧皎然

僧皎然簡介

僧皎然人物介紹

皎然
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今屬浙江)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其詩清麗閒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全唐詩》編其詩為815-821共7卷,他為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 堪稱一代宗師。

僧皎然茶道之父

一提起中國茶業之祖,肯定大家都會説是陸羽,他一人也被稱為是茶神、茶聖、茶仙、茶祖,一連串光環!
但我們認為茶業、茶學與茶文化、茶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或學科方向,中國茶業、茶學之祖肯定應該是陸羽,然而中國茶文化、茶道之祖應該另有一名奇人,他與陸羽可以説是不相伯仲,甚或是更偉大更漂逸的無名英雄,他就是以前 只稱為詩僧、茶僧的大詩人,一代高僧佛學大師——皎然。
皎然與陸羽堪稱為中國茶道的雙子星座:一個為茶道始祖,一個為茶道之神;一個為茶道之父,一個為茶道之母。用現代話我們可以歸結為:皎然為茶道茶文化始祖、之父,陸羽為茶業、茶學之祖、之神;僅從茶道上看,我們也可以説皎然是茶道之父、始祖,陸羽則是茶道之神。

僧皎然著作

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尋陸鴻漸不遇
僧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②。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③。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僧皎然註釋

①陸鴻漸:即茶聖陸羽。曾授太子文學,不就,後隱居苕溪。有《茶經》傳世。
②帶:近。郭:泛指城牆。
③扣門:叩門。

僧皎然背景

這是詩人訪友不遇之作。全詩描寫了隱士閒適清靜的生活情趣。詩人選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種養桑麻菊花,邀遊山林等,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閒的隱士形象。全詩有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趣,語言樸實自然,不加雕飾,流暢瀟灑。

僧皎然相關

陸鴻漸,名羽,終生不仕,隱居在苕溪(今浙江吳興),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茶經》一書,被後人奉為“茶聖”、“茶神”。他和皎然是好友。這首詩當是陸羽遷居後,皎然過訪不遇所作。
陸羽的新居離城不遠,但已很幽靜,沿着野外小徑,直走到桑麻叢中才能見到。開始兩句,頗有陶淵明“結廬在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隱士風韻。
陸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遷來以後才種上的,雖到了秋天,還未曾開花。這二句,自然平淡,點出詩人造訪的時間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後,詩人又去敲他的門,不但無人應答,連狗吠的聲音都沒有。此時的詩人也許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轉去,似有些眷戀不捨,還是問一問西邊的鄰居吧。鄰人回答:陸羽往山中去了,經常要到太陽西下的時候才回來。這二句和賈島的《尋隱者不遇》的後二句“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恰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畫出西鄰説話時,對陸羽整天流連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異的神態,這就從側面烘托出陸羽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懷和風度。
這首詩前半寫陸羽隱居之地的景;後半寫不遇的情況,似都不在陸羽身上着筆,而最終還是為了詠人。偏僻的住處,籬邊未開的菊花,無犬吠的門户,西鄰對陸羽行蹤的敍述,都刻畫出陸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詩四十字,清空如話,別有雋味。近人俞陛雲説:“此詩之蕭灑出塵,有在章句外者,非務為高調也。”(《詩境淺説》

僧皎然賞析

移家至城廓之旁,人煙尚稠,但居處卻是桑麻遮道(這使我們想起陶潛的名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剛剛在籬邊種滿新菊,所以秋天到來,還未開花(這又使我們想起陶潛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聯一為轉折,一為承接;用陶詩之典,一為正用,一為反用,卻都表現了環境的幽僻。至此,一個超塵絕俗的隱士形象已如在眼前,而詩人訪友的興致亦側面點出。第五句暗示人不在,因為連犬都不吠,當然家中無人了。一般説來,寫到這裏,“不遇”之意已見,再加生髮,易成蛇足。就像柳宗元的《漁翁》一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崖上無心雲相逐。”前人每謂末二句“着相”,情思刻露,如蘇軾、嚴羽、胡應麟、王士禎、沈德潛等都持是説。但皎然之寫問訊於西家卻正得其所。一方面,見出對陸羽的思慕,表明相訪不遇之惆悵;另一方面,則借西家之口,襯托出陸羽高蹈塵外的形象,表明二人相契之根由。王士禎借用禪學,創為“神韻”之説,以不説盡為妙,但純任自然,當發則發,當止則止,也是禪門風範。這還是就作者而説的。從另一角度看,對詩中所描寫的對象即陸羽,並未給予任何直接的刻畫,但其品格卻呼之欲出,這也正符合禪宗“不着一字,盡得風流”之旨。近人俞陛雲《詩境淺説》評道:“此詩之瀟灑出塵,有在章句外者,非務為高調也。”可謂的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