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僕散渾坦

鎖定
僕散渾坦(1100年-1172年),女真族,蒲與路挾懣人,金國將領。
僕散渾坦十六歲隨父親征戰,因戰功封為修武校尉,任完顏宗弼扎也(護衞)。天眷二年(1139年),隨完顏宗弼在河南作戰,以六十名騎兵,擊敗七百多人的宋軍。皇統九年(1150年),任慈州刺史,後改任利涉軍節度使,被授世襲濟州和術海鸞猛安涉裏斡設謀克。此後歷任泰寧軍節度使、永定軍節度使、鹹平府尹、興平軍節度使。
金世宗即位後,僕散渾坦任廣寧府尹,被任命為行軍都統,隨大軍去鎮壓契丹人。四月,金軍在長濼大敗契丹軍,改任臨潢府尹。平定契丹之後,歷任曷懶路兵馬都總管、顯德軍節度使、慶陽府尹,後致仕。大定十二年(1172年),復出擔任利涉軍節度使,升為金紫光祿大夫,後再次致仕,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本    名
僕散渾坦
所處時代
金代
民族族羣
女真族
出生地
蒲與路挾懣
出生日期
1100年
逝世日期
1172年
主要成就
南下攻宋,平定契丹

僕散渾坦人物生平

僕散渾坦南下攻宋

僕散渾坦身高七尺,勇健有力,善於騎射,十六歲就隨父親僕散胡沒速征戰,因戰功被封為修武校尉,擔任完顏宗弼扎也(護衞)。 [1] 
天眷二年(1139年),完顏宗弼率軍與宋軍大將岳飛在河南作戰。僕散渾坦奉命親率六十名騎兵,深入敵後偵察軍情,行至鄢陵(今屬河南許昌)時,遇到一隻七百多人的護送糧餉的宋軍,僕散渾坦率部猛攻,俘獲很多宋兵、糧餉。 [2] 
皇統九年(1150年),僕散渾坦任慈州(治今山西吉縣)刺史,後改任利涉軍(治隆州,今吉林農安縣)節度使,被授予世襲濟州和術海鸞猛安涉裏斡設謀克 [3] 

僕散渾坦倖免於難

貞元元年(1153年),僕散渾坦因母親去世歸鄉守孝,孝期未滿就被召回任原職,其後歷任泰寧軍(治兗州,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節度使、永定軍(治雄州,今河北雄州市)節度使、鹹平府(治今遼寧開原)尹。 [4] 
正隆六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兵分四路南下攻宋,為擴充軍力下令強徵契丹丁壯從軍。激起契丹人起兵反金。六月,僕散渾坦的弟弟、樞密使僕散師恭(僕散忽土)與西京留守蕭懷忠率兵一萬去討伐契丹諸部,八月,因征討無功被完顏亮處死。 [5] 
僕散渾坦也受到牽連,完顏亮被召到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完顏亮見了僕散渾坦,深思良久,才對他説:“你舊日有戰功,不是因為僕散師恭的照顧才得到的官職,如果因為僕散師恭的緣故而給你治罪,那就太可惜了。”隨後將僕散渾坦釋放,後改任興平軍(治平州,今河北盧龍縣)節度使。 [6] 

僕散渾坦平定契丹

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東京(遼陽)留守完顏雍乘完顏亮南下伐宋之機兵變稱帝,即金世宗。金世宗即位後,任命僕散渾坦為廣寧府(治山東縣,今遼寧北寧市)尹。 [7] 
金世宗即位後,採取先北後南戰略,對南宋採取守勢,集中力量先解決北方的契丹人叛亂,調集精兵強將圍剿契丹軍,僕散渾坦也被任命為行軍都統,與曷懶路兵馬都總管徒單克寧都分在左翼軍。 [8] 
大定二年(1162年)正月,右副元帥完顏謀衍、元帥右監軍完顏福壽等人統軍向北出發鎮壓契丹人。四月,金軍在長濼(長泊,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敖漢旗)與契丹叛軍首領移剌窩斡相遇,大破敵軍,俘虜一萬多人。 [9] 
此戰之後,僕散渾坦改任臨潢府(治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尹。 [10] 

僕散渾坦轉鎮各地

大定二年(1162年)九月,移剌窩斡被金軍生擒,契丹叛亂被平定,金世宗論功行賞,賜僕散渾坦金帛。 [11] 
僕散渾坦此後歷任曷懶路兵馬都總管、顯德軍(治瀋州,今遼寧瀋陽市)節度使、慶陽府(甘肅慶陽市)尹,後致仕。 [12] 
大定十二年(1172年),金世宗念其舊功,再度任命他為利涉軍節度使,後升官階為金紫光祿大夫,再次致仕。後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13] 

僕散渾坦主要成就

僕散渾坦十六歲從軍,跟隨完顏宗弼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曾深入敵後,以六十騎兵,主動出戰,擊潰數百宋軍,繳獲大量糧食、俘獲大量士兵。正隆年間,又披甲上陣,出任行軍都統,參加平定移剌窩斡為首的契丹叛亂。大定二年(1162年)四月,與徒單克寧率領左翼軍參加了長濼之戰,大破敵軍,俘虜一萬多人,迫使契丹軍西走,解除了契丹軍對金國腹地的威脅。 [2]  [9] 
除了戰功,僕散渾坦還長期在多個軍州擔任地方官,他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明斷是非,所任之地都因為政績突出而獲得很大的聲譽。 [14] 

僕散渾坦人物評價

《金史》:“渾坦歷一十七官,未嘗為佐貳。性沈厚有識,雖未嘗學問,明於聽斷,所至有治聲雲。” [15] 

僕散渾坦親屬成員

父親:僕散胡沒速。 [15] 
弟弟:僕散忽土,協助完顏亮弒君奪位,從一名侍衞升到樞密使,後因進剿契丹叛軍不力,被問罪斬首。

僕散渾坦史籍記載

《金史·卷八十二·列傳第二十》 [15] 
參考資料
  • 1.    《金史·僕散渾坦傳》:身長七尺,勇健有力,善騎射。年十六,從其父胡沒速征伐。初授修武校尉,為宗弼紥也。
  • 2.    《金史·僕散渾坦傳》:天眷二年,與宋岳飛相拒。渾坦領六十騎,深入覘伺,至鄢陵,敗宋護糧餉軍七百餘人,多所俘獲。
  • 3.    《金史·僕散渾坦傳》:皇統九年,除慈州刺史,再遷利涉軍節度使,授世襲濟州和術海鸞猛安涉裏斡設謀克。
  • 4.    《金史·僕散渾坦傳》:貞元初,以憂去官。起復舊職,歷泰寧、永定軍,改鹹平尹。
  • 5.    《金史·僕散渾坦傳》:海陵殺渾坦弟樞密使忽土。
  • 6.    《金史·僕散渾坦傳》:召渾坦至南京。既見,沈思久之,謂之曰:“汝有功舊,不因忽土得官,以此致罪,甚可矜憫。”遂釋之。改興平軍節度使。
  • 7.    《金史·僕散渾坦傳》:世宗即位,以為廣寧尹。
  • 8.    《金史·僕散渾坦傳》:窩斡反,為行軍都統,與曷懶路總管徒單克寧俱在左翼。
  • 9.    《金史·僕散渾坦傳》:敗窩斡於長濼。
  • 10.    《金史·僕散渾坦傳》:改臨潢尹。
  • 11.    《金史·僕散渾坦傳》:賊平,賜金帛。
  • 12.    《金史·僕散渾坦傳》:改曷懶路兵馬都總管。徙顯德軍、慶陽尹。致仕。
  • 13.    《金史·僕散渾坦傳》:大定十二年,上思舊功,起為利涉軍節度使,復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年七十二。
  • 14.    《金史·僕散渾坦傳》:渾坦歷一十七官,未嘗為佐貳。性沈厚有識,雖未嘗學問,明於聽斷,所至有治聲雲。
  • 15.    金史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9-01]
展開全部 收起